2022-11-15
高血压不仅是中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导致城乡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11月1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联合发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简称“《指南》)。新版《指南》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约为2.45亿,随着诊断标准下调,患者数量或将增至近5亿。
高血压新定义和新分层
1)高血压定义: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SBP(收缩压)≥140mmHg和/或DBP(舒张压)≥90mmHg下调至SBP≥130mmHg和/或DBP≥80mmHg; 2)高血压分级:推荐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水平分为1级(SBP130~139mmHg和/或DBP80~89mmHg)和2级(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 3)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分层: a)高危患者: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者,或SBP130~139mmHg和/或DBP80~89mmHg伴临床合并症、靶器官损害或≥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b)非高危患者:SBP130~139mmHg和/或DBP80~89mmHg且未达到上述高危标准者。
血压监测时间和频率
1.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血压;每次测量至少连续获取2次血压读数,每次读数间隔1~2 min,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若第1、2次血压读数的差值>10 mmHg,则建议测量第3次,取后2次读数平均值; 2.推荐早上在服药前、早餐前、排空膀胱后测量血压。 3. 建议晚上在晚餐前测量血压,条件不允许时建议在睡前1 h内测量。
4.初诊或血压未控制的患者,推荐每周至少连续3d进行HBPM。 5.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建议每周进行1~2d的HBPM。 此外,部分指南建议丢弃第1天的血压测量值,因为其明显高于后续血压值。然而,目前的研究证据显示第1天的血压测量值对于心血管风险预测效能影响不大,对诊断准确性也无显著影响,特别是当进行了7d血压测量时。有研究显示为期3d的血压测量中,血压通常在周末最低,在周一最高,尤其是在工作的人群中。
血压测量设备和方法
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推荐成人采用经过标准化方案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
测量方法:
测量血压前安静休息3~5分钟,测量时坐在带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足平放于地面,两腿勿交叉。上臂平放于桌面,血压计袖带中心保持同心脏水平(1D)。
选择合适的袖带(气囊长度为臂围的75%~100%,宽度为臂围的37%~50%,袖带气囊宽12厘米、长22~26厘米可满足大多数成人)进行血压测量,上臂围>42厘米者可选择腕式电子血压计(1B)。
测量血压的上臂应充分暴露或只覆盖单层衣物(勿挽袖子),袖带下缘置于肘窝上方2~3厘米(1C)。
每次测量血压至少获得2次血压读数,每次间隔1~2分钟,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若第1次与第2次血压读数的差值>10 mmHg,建议测量第3次,取后2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首次测量血压时应测量双上臂血压,以血压高的一侧为准(2C)。
推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每次测量至少获得3次血压读数,取3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1C)
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
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减压干预、减重干预、戒烟限酒和综合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干预
•采用得舒饮食:坚持服用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钠低脂乳制品。
•应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推荐钠摄入量减少至2000毫克/天,建议钾摄入目标为3500-4700毫克/天。
运动干预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30-60min/d,5-7d/周,达到最大心率的50%-70%
•抗阻力量练习:90-150min/周,一次性最大负荷的50%-80%的重量,6个练习/组,进行3组,重复10次
•等距握力训练:每次2min,共4次,每周间隔1min,每周3天
•太极和气功也可以协助降压
减压干预 •呼吸控制:每日睡前进行缓慢有规律的呼吸,目标呼吸频率<10次/min,15min/次,每周>40min
•冥想:每次20min,2次/d
•瑜伽:每周3d,每天至少30min
减重干预
•限制每日热量≤500-750kcal
•运动方式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天30-60min,5-7d/周,达到最大心率的60%-90%
•最佳目标是达到理想体重,体重指数18.5-23.9kg/㎡,控制腰围至男性<90cm,女性<80cm
戒烟限酒 •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饮酒者降低酒精摄入:男性≤20g/d,女性≤10g/d,最好戒酒,避免酗酒
综合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和运动联合干预是最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与其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同时进行可最大程度地降低血压
百度浏览 来源 : 携康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