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会致癌!警惕这类食物,已有人中招!

临床研究

2022-11-22      

877 0

美食   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但是因为美食“中招”的

却也让我们一次次心痛

大吃大喝得胰腺炎的

吃多了柿子导致肠梗阻的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又是一位在“吃”上栽了跟头的

40岁男子咳嗽不止

问题却出在血液里?

40岁的青哥(化名)是杭州人,不过从年轻时起他就和朋友一起到广州打拼,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如今虽然妻子孩子都留在杭州生活,但想要为家人创造更好条件的他仍然奋战在广州。 

今年9月初起,一向身体挺好的青哥开始出现持续性咳嗽,咳得厉害时好像要把肺都咳出来了。为此他到广州当地社区医院就诊,一个普通的血常规检查单却吓到了医生——嗜酸细胞高达47*10^9/L(正常值0.05-0.5*10^9/L),白细胞也高达67*10^9/L(正常值4.0-10*10^9/L),这两个指标表示青哥的血液有严重异常,需要进一步确诊病因。

“医生,我不会是得了白血病吧?”青哥慌了,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他火速赶回杭州,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然而,经过进一步检查,青哥并未被发现有血液系统疾病,而此时他血液中的白细胞和嗜酸细胞数值仍在高位徘徊,经验丰富的血液科医生提出,除了血液系统疾病外,寄生虫感染、病毒感染等也可能会引起这样的问题,便询问青哥这段时间有没有吃过什么特殊的食物。 

青哥终于回忆起,在今年8月初,他和朋友一起吃过一顿草鱼的生鱼片,虽然青哥并不是特别热爱生食,但那天朋友选择的店做得很有特色,加了芥末的调料口味也很好,他便多吃了一些。

“但事后我也没有拉肚子,或者其他不良反应,都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难道还是生鱼片的问题吗?”青哥百思不得其解。

获得了这个细节,血液科医生迅速与感染病科联系,青哥被转入了感染病科病房。

这种寄生虫会“吃掉”肝

还会致癌!

感染病科黄建荣主任医师详细了解了青哥的病史,并结合其症状、各项检查报告,初步考虑他可能中招了一种叫做华支睾吸虫(也叫做肝吸虫)的寄生虫。

于是,感染病科团队为青哥完成了一系列检查,腹部增强CT显示,青哥的肝脏里有很多肉芽肿性炎性肿块,这就是肝吸虫寄生在肝脏内、将自己包裹起来导致的;同时,青哥的寄生虫抗体检测显示,肝吸虫抗体阳性——这些都证实了专家的判断。

肝吸虫是我国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之一,它主要寄生在淡水鱼虾上,当人们吃了被寄生的、未熟透的鱼虾等食物时,肝吸虫也会随着进入体内,寄生在人体的肝胆系统。在感染肝吸虫的初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严重时可能出现腹痛腹泻、发热、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肝吸虫会随着血液在身体内游走,青哥的咳嗽正是肝吸虫‘游’到了肺里所引起的。”青哥的主管医生俞亮说。

肝吸虫进入人体内之后,有的甚至可以存活几十年,如果置之不理,它们不仅会在肝内安家,而且会靠肝“吃”肝,持续损伤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引起肝脏反复的炎症、器官衰竭等症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会导致肝癌。好在青哥目前肝损情况还不严重,经过驱虫等综合治疗,青哥已经康复出院。

鱼虾要煮熟

芥末、白酒等都不能彻底“消毒”

“理论上来说,人只要生食、或者吃了未熟透的淡水鱼虾,就有可能有感染肝吸虫的风险。”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主任医师说,“由于近年来各地的卫生状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好,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此类病人了,不过每年还是会接诊到。”

专家建议,尽量不要生食淡水鱼、虾、河蟹等食物,餐具、菜刀、砧板等也要生熟分开,曾有媒体报道佛山一名6岁男童,感染肝吸虫后,转氨酶升高近20倍(表示有较严重的肝损伤),而感染的原因就是“生熟食物砧板混用”。儿童被感染后,症状往往更严重,除了肝脏、消化道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浮肿、肝肿大等症状,严重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和发育,导致侏儒症。

对于喜欢吃淡水鱼生、生虾的人群,应该定期前往医院检查血常规和大便常规。如果发现肝吸虫抗体阳性,则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生鱼片爱好者,认为蘸点酱油、醋、酒等就可以杀菌杀虫,这其实是错误的!在鱼、虾等中的肝吸虫童虫不能被酒、调料等杀灭,而要烧熟后才能死亡。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海鱼也会感染寄生虫,而且可能感染弧菌等,建议还是少吃生食。



医微客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致力于服务医院和企业,协助医生解决科研上的痛点,提升临床科研水平,为企业提供医学写作、医学编辑、科研培训和学术传播等策略支持。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浙大一院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患者自诉既往肺结核病史,胸片提..
  • 医疗器械标准知识科普:物理治疗..
  • 电子产品“多功能激光梳”,是否..
  • 成功开发新冠肺炎的CT影像监测系..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