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3
中医退热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疫情中,中医药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冠病毒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黄帝内经》认为“疫”传染性强、传播广泛,通过口鼻而入,预防原则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养成合理膳食及运动、调畅情志、防寒保暖、规律作息等良好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就不容易感染,即使感染了症状也会比较轻。
一般情况而言,如果体温超过37.4℃,我们就认为是发烧。37.4~38℃叫低热,38~39℃叫中等发烧,39~41℃是高热,超过41℃是超高热了。
若“阳”了,高热了,买不到退烧药怎么办?中医有疗效确切的退热方法,推荐给您。
药物类
01
口服方药
很多人认为中医就是慢郎中,其实不然,中医中的麻杏石甘汤、葛根汤、荆防败毒散、普济消毒饮等,经过临床验证能起到快速良好的退热效果,具体还需找医生根据您的症状辨证开具。
02
中成药
中成药的选用可以在以下表格根据自己的症状对号入座,平时的感冒发热也可以参考哦。
注意:口服中成药与西药退热药等不可同服,建议间隔1小时以上使用。
03
中药足浴
中医科为大家推荐一款退热足浴散:
药物:麻黄15克、桂枝15克、细辛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川芎10克、生姜15克、葱白50克。
适用:发热,体温超过38℃患者。
使用方法:上方加水3000ml,浸泡半小时,大火烧开,小火煎煮30-40分钟,取汁1000-1500ml。趁热沐足,每次10-15分钟,可反复加热,以微微汗出为度,忌大汗淋漓。
注意事项:
沐足后多喝温水,汗出热退后停用。
心律失常、中重度前列腺肥大、中重度贫血患者及对上方药物成分有过敏者忌用。
本方与西药退热药等不可同用,建议间隔1小时以上使用。
三岁以内小儿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04
穴位敷贴
可选择宣通退热的柴胡、石膏、黄芩、黄连等药物制成穴贴,贴敷于涌泉、大椎等穴位以退热。
05
中药沐浴
药材:麻黄、桂枝、细辛、紫苏、艾叶、板蓝根、大青叶、黄芩、青蒿、生大黄、石菖蒲各30g。
沐浴更适合小儿,最佳温度为38℃,兼顾小儿对温度的耐受度,最低要求药液浸泡过小儿的肚脐,上半身若暴露在空气中,家长则不断以水瓢淋小儿上半身。每次洗浴20 min (或汗出3-5min)即可停止洗浴。注意事项同沐足,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可是,药店里面中药也买不到了,怎么办?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中医外治法退热亦疗效显著,具体需由医生辩证论治的哦。
中医外治法
壹
刮痧疗法
用刮痧板(可用梳子、调羹代替)刮脊柱两侧的膀胱经、上肢的肺经,和颈部的大椎穴,可散邪外出。
贰
放血疗法
高热放血可选用少商、商阳,十宣穴、耳尖等退热。
可以用注射针头、采血针等,没有的话也可以用消毒过的缝衣针。放血要够量,一般挤20滴左右,或者看血的颜色变淡即可。20滴血没有多少,一个酒精棉球就吸完了。
扎的速度够快便不会很疼。扎之前先局部按摩使之充血,也可以减轻痛感。
不敢下手?可以来生殖医院中医科找医生行放血疗法,绝对比高热舒服多了。
叁
艾 灸
选取大椎、八髎、膻中、中脘、关元、涌泉穴,各灸10min,可有效退热。艾灸既扶持阳气,又温通气血,通过温热的作用发汗退热。
如果这些都没有
有没有什么退热的方法呢?
我们还有发汗食疗方!
食疗方
生姜红糖水
葱白水
热稀粥
热汤面(加点生姜)
上述这些快手食疗方,在疾病初起或自觉乏力时也比较好做。尤其在煮热汤面时,建议切上一大块姜片,冷水放姜,水开先煮姜水几分钟,再下面条,这样的热姜汤面,发汗效果更好。
姜本是传统的发散风寒药。现时处严冬,无论南方北方,无论是哪个毒株,都不宜使用过于寒凉的药物和方法。
稿件来源:中医科-END-
审稿:李丽、张璟
审定:黄伟彪
排版、编辑:蔡佳琪
百度浏览 来源 : 广东省生殖医院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