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6
虽从事化学研究工作,“我可以很诚实地告诉你,当时我对化学没兴趣。”马大为毫不掩饰求学时对数学的热爱。
曾经“对化学没兴趣”,一直想“混到数学系”。35岁因偶然发现一类可以提高乌尔曼反应效率的氨基酸分子而“一战成名”,最终因有机化学研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获得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如今,58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很感慨科技界的“内卷”,“很多大学和研究单位没有按照科研的规律招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学术带头人、首席研究员),实际上相对于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每个大学的PI都是超员的。”
这就导致了严重的内卷,很多年轻科研工作者在面临这些压力时,首先想到的是生存。“他就做一些短平快的研究。有些问题可能10年8年也不一定能解决出来,尽管这些问题是非常重大的,但他觉得如果这样做很有可能研究没做出来,人已经被非升即走的制度给赶走了。”
马大为表示,与国外高校相比,国内高校的科研人员数量是国外的几倍,“一些大学的初衷可能就是想多点人可以多发点文章,数字上好看一点,大学排名高一点。它并不是要为在哪一个领域做出更重要的发现而设计这个位置去招人的。”
目前国内科研的现状是,只要文章论文发表的多,观点新颖,那么你马上就名利双收了。这样造就了很多人不好好研究,而想尽了办法去沽名钓誉,很多长期的项目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而是选择一些比较容易出成绩的短平快项目。
而短平快的研究很难产生重大影响,也难以将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真正有影响力的科研,要么在创新上是源头,要么将研究工作做到极致最后实现转化。无论是做领域里的“第一人”,还是“最后一人”,都需要大量积累和投入。而现实的情况是,“基本上大家都不去着边,都在中间挤来挤去。”
因为科研人员也需要养家,需要买房,需要社会地位和认可,让他们潜下心来去搞科研是可以,但是薪资待遇也得养家,于是现实让他们不得不放弃远大的理想,先去抓住一些见效快的小项目,可见科研环境是多么的浮躁。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高校人才往往外流的原因之一,学术之风还是有欠端正,攀比风浮夸风比较严重,要应付人情世故,还要维护表面文章,如果不这么做,就赚不到钱,获取不了尊重。
而现在在很多重大的研究项目上,需要的就是不甘寂寞,没有二心,长期钻研探索的人才,可惜这样的人才太少了,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谁没有私心呢?
其实我们国家的科研人员数量也不少,质量也不差,只是大环境的问题消耗了很多人的斗志,让很多人无法潜心钻研。
不像之前研究原子弹、核潜艇的年代,十几块钱的工资,就能让他们隐姓埋名几十年,那时候的物质很缺乏,可是精神却很宝贵,而如今物质很富饶,却总是人心不足。
身处科研圈的内卷中
勿简单“抬轿子”
在马大为看来,科研“内卷”的破局方法是分类改革,把基础研究交给精英,把应用研究交给市场。
“国家应该满足一部分精干人员从事基础研究所需要的经费,假如他们基本上不为生活和科研经费发愁,他们的研究品位自然会高一点,就可以静下心来做一些更有价值,更有探索性的基础研究。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有很多科研人员号称在做应用研究,但实际上他的应用研究很难跟市场接轨。”因此需要把应用研究交给市场去引导,让市场检验创新和实用的程度。
同样,高等教育应该把培养不同种类的人才放在中心位置,并非每个高校都适合进行基础研究。“有的大学可能连研究条件都没有,但想着我们招了一批博士做教师,就要创造条件去做基础研究,又开始买设备,然后再去招研究生,去申请新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相当于又摊了一个新大饼。”
对于年轻科研工作者,马大为告诫,科研不应扎堆凑热闹。即使扎堆凑热闹,也不要“简单地抬轿子”,而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到一定的深度,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
另一个很多人缺乏勇气去挑战的科研方向是“完全独辟蹊径”,“要想哪些领域是重要的,哪些问题还没解决,通过自己的努力,有可能在5年10年后开辟一个新领域。”
百度浏览 来源 : 澎湃新闻 作者 马大为等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