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nging medical advances from the lab to the clinic.
关键词:情绪;饮食;Nature Communications
压力大时,人们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发生巨大的改变,有些借酒消愁,有些食欲下降,而另外一些则可能正相反、喜欢大量进食,特别是高糖高脂食物。这种压力下的饥饿及暴饮暴食,显然是心理需求而非身体饥饿的实际需求;其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2023年10月28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论文显示,他们在大脑下丘脑区域发现了一种神经元,与导致情绪性暴饮暴食的变化有关。情绪性饮食被定义为在负面情绪驱动下而非身体饥饿的情况下过度摄取舒适食物;对于经历恐惧、尤其是威胁性生命事件的个体来说,情绪性饮食可能是一种应对机制,以缓解压力和紧张。本报告旨在概述威胁诱导的过度饮食与负面情绪状态之间的联系,特别关注表达脑啡肽原(Penk)的外侧下丘脑(LH Penk)神经元的作用。
暴露于天敌气味刺激(PSS)的小鼠在24小时后表现出对高脂饮食(HFD)的过度摄取和负面情绪状态。针对LH Penk神经元的进一步研究显示,这些神经元在接受PSS后对HFD表现出更敏感的反应,而静默这些神经元则可使PSS诱导的HFD过度消费恢复正常。此外,通过化学遗传学和光遗传学激活LH Penk神经元可再现过度摄取HFD和负面情绪状态,而抑制这些神经元则可逆转这些行为。该研究通过综合运用行为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影像学方法,深入探讨了LH Penk神经元在威胁感知和情绪性饮食反应中的作用,开辟了神经科学研究的新领域。研究揭示了LH Penk神经元在应对威胁诱导的情绪性饮食中的关键作用,为理解食欲改变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该发现对于开发针对情绪性饮食障碍的治疗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1】 You IJ, Bae Y, Beck AR, Shin S. Lateral hypothalamic proenkephalin neurons drive threat-induced overeating associated with a negative emotional state. Nat Commun. 2023 Oct 28;14(1):6875. doi: 10.1038/s41467-023-42623-6.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