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将放开并纳入医保报销,处方药零售最重要的契机来了!
作者Dr.2,Medicool医库公司董事长
7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公开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部分代表关于互联网医疗建议提案的答复。答复中指出,互联网医疗收费政策已经形成初稿,未来会正式发布。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工作也要进行之中。
国家层面负责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立项原则、项目名称、服务内涵、计价单元、计价说明等的规范,指导各省做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工作。
各省负责根据医疗技术发展和本地区实际,按照国家规定的立项原则等,设立适用本地区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制定调整项目价格。
互联网医疗收费政策已经形成了初稿,待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正式发布。
国家层面没有将互联网诊疗项目排除在外,各省制定具体支付的医疗服务项目范围。
国家医保局支持各地医保部门根据基金承受能力,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据初步统计,目前江苏、贵州、甘肃、四川等省份全省或部分地区已出台远程医疗价格、报销等政策,将符合条件的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按照国家之前的法规,互联网医疗将以慢病诊疗和续方为主,同时既然互联网诊疗收费纳入医保,那么长处方药品续方也会纳入医保。延伸到互联网医药电商和药房配送,理论上也不会再有纳入医保的阻碍。
1. 高等级专家的会诊,这种比较难界定,纳入医保的可能性较小。
2. 简单的疾病解读、复诊、配套开放长处方药品,这部分可能会纳入医保,这将减少患者多次上门挂号问诊取药的过程。线上配药纳入医保后,会打破慢病药一次只能开两周或者四周的现状,变成更长时间的处方。药品由药店、医药电商,或者符合条件的其他药品机构提供。
既然可以互联网诊疗收费,那一定会有线上处方,也一定会涉及到处方外流的流转。患者获得电子处方后,由专用物流配送药品,或自行到线下药房和药店机构去取药,流程上都是可行的。因此,事实上互联网购药的障碍已经被打通。
对于电子处方,国家可能会建一个处方外流的监控和审核平台,从互联网上进行大数据的分析,进行数据监控和医保反欺诈。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线上处方和医疗报销的安全性比较低,容易出问题,但事实却相反,线上可追溯性更好,医保欺诈的可能性也非常低,因为数据监控更直接,更简明。就像火车票挂网销售之后,黄牛数直线下降一样。
线上处方比线下处方对医保费用支出和报销情况反馈的透明度更高,这是国家医疗整体政策的一个大方向,能有效降低医疗总费用,降低医保支出,避免医生为了创收,恶意为患者增加没有意义的检查检验,或者开一堆患者不是特别需要的中药、辅助用药等。
总体上来说,互联网医疗(包括线上处方)的准入以及纳入医保的政策:1. 对医保来说,能够减轻基金支出的负担,提升医保报销反欺诈的能力;2 . 对患者来说,减少了费用和时间成本,减轻看病的负担;3. 对医生来说,可以增加合规劳务费的收入。互联网医疗并不会占据医院的资源,所以毛利会更大程度让利给医生。互联网诊疗未来将成为中等级医生创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
药品新零售大发展的契机来临!药企增加了一个巨大的新渠道,同时加强数字营销推广可以真正闭环了,医生教育,患者教育和医患随访能够直接促进提升患者依从性,拉动销量!数字营销也将获得超预期发展!
关于如何真实合规促进药企上量,低成本可持续进行有效学术推广,可以与作者Dr.2交流联系(微信号:medicool2)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