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辅助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临床医学

1970-01-01      

1914 0

1.抗血小板治疗:
   (1)阿司匹林:所有STEMI患者,只要没有阿司匹林过敏,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mg,此后应当长期服用阿司匹林,75~160mg/天。阿司匹林过敏者,氯吡格雷替代。因胃肠道损伤不能耐受者,建议给予PPI联合阿司匹林。
   (2)ADP受体拮抗剂:目前常用的ADP受体拮抗剂有氯吡格雷和噻氯匹定,但噻氯匹定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COMMIT-CCS2和CLARITY-TIMI28研究证实药物溶栓治疗的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溶栓治疗的患者如没有明显出血危险,给予氯吡格雷75 mg/d,至少14天,并考虑长期治疗1年。75岁以下的患者首剂300 mg负荷,但75岁以上的患者没有证据。正在使用噻氯匹定或氯吡格雷并准备CABG的患者,应当暂停氯吡格雷至少5天,最好7天,除非紧急血管再通的益处超过出血风险。
   (3)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与溶栓联合可提高疗效,但出血并发症增加。阿昔单抗和半量瑞替普酶或替奈普酶联合使用进行再灌注治疗对下列患者可能预防再梗死以及STEMI的其他并发症:前壁心肌梗死、年龄<75岁,没有出血危险因素。但是两项联合再灌注治疗的溶栓研究中,没有降低病死率。对75岁以上的患者,因为ICH风险明显增加,不建议药物溶栓与糖蛋白Ⅱb/Ⅲa 抑制剂联合。
2.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的患者需要抗凝血酶治疗作为辅助治疗,可以选择下列药物。
   (1)普通肝素:应用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瑞替普酶或替奈普酶)治疗时,普通肝素剂量:溶栓前给予冲击量60 U/kg(最大量 4000 U),溶栓后给予每小时12 U/kg(最大量1000 U/h),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调整至50~70s,持续48小时[25]。 应用非选择性溶栓药物(链激酶、尿激酶)治疗的高危患者(大面积或前壁心肌梗死、心房颤动、既往栓塞史或左室血栓)也可给予普通肝素皮下注射(溶栓12 h后)。国内尿激酶溶栓试验使用肝素期间应当每天监测血小板计数,避免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一般持续用药48小时或住院期间,最长8天,但延长使用UFH会增加HIT的风险。
   (2)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比较,低分子肝素用药方便,无需监测。EXTRAC-TIMI25研究为低分子肝素与多种溶栓药物(链激酶、阿替普酶、瑞替普酶、替奈普酶)联合应用提供了证据[26]。可以选择那屈肝素、达肝素和依诺肝素,用药方法见药物说明书,例如:依诺肝素首先给予符合剂量30mg静脉注射,随后1mg/kg皮下注射,每天2次;年龄>75岁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给负荷剂量依诺肝素减少剂量至0.75mg/kg,每天2次。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小于30 ml/min,减量至1.0 mg/kg,每天1次,或改用静脉普通肝素,监测APTT。
   (3)Ⅹa抑制剂——磺达肝癸钠:磺达肝癸钠是人工合成的戊糖,为间接Ⅹa因子抑制剂。无严重肾功不全的患者(血肌酐水平<3mg/dl,肌酐清除率>30ml/min),初始剂量2.5mg静脉注射,随后2.5 mg,每天1次皮下注射,共8天或出院。OASIS-6研究显示,与普通肝素比较,磺达肝癸钠组患者死亡和再梗死的危险明显减少,同时严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肝素。该研究中共6436例患者接受了溶栓治疗,其中73%的患者采用链激酶溶栓。结果显示30天主要终点磺达肝癸钠组低于对照(UFH或安慰剂),严重出血危险明显下降。但是,对于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患者磺达肝癸钠没有明显优势。因此,对于非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治疗、出血危险相对较高或以往有过HIT病史或怀疑HIT的患者首选磺达肝癸钠。
   (4)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对发生或怀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应当考虑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替代肝素,HERO-2研究中使用比伐卢定(bivalirudin)代替肝素与链激酶合用。两段给药(0.25 mg/kg冲击量后,12小时每小时静脉注射 0.5 mg/kg ,随后36小时每小时0.25 mg/kg),如果12小时内APTT >75s应当减量。国内目前有阿加曲班,剂量:30~100μg/kg静脉推注,然后每分钟2~4μg/kg滴注72小时,根据APTT调整剂量。



科研资讯(站内): 心肌梗死 抗凝 STEMI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心肌梗死 抗凝 STEMI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氯吡格雷无助于卒中预防..
  • 宋体警惕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
  • 宋体代谢综合征使患者血管疾病风..
  • 宋体质子泵抑制剂增加心肌梗死患..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