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返回首页
找到约 841 条结果

病毒感染患者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免疫治疗的出现作为肿瘤治疗的里程碑事件,使肿瘤治疗取得革命性突破。与传统化疗等方式相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是通过增强或恢复免疫系统功能和内源性抗肿瘤活性而发挥作用。T淋巴细胞的活化受到共刺激信..... 
学术资讯 - NO.2

调节肠道微生物提高ICIs治疗响应率的挑战

癌症免疫治疗已经彻底改变了当今的癌症治疗,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免疫检查点阻断靶向的优异性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通过释放T细胞的“刹车”来使肿瘤免疫反应正常化。针对仅有少数患者产生有效应答和耐药现象,..... 
学术资讯 - NO.2

ICIs治疗疗效是否与皮疹、白斑有关?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inhibitors, ICIs)在对抗肿瘤的过程中,随着患者使用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会出现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如皮疹、瘙痒、白斑(或白癜风)样病变等皮肤症状,这些“脱靶”症状被认为是免疫激活的..... 
学术资讯 - NO.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头颈鳞癌:未来之路?

既往复发及转移(R/M)的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一线的标准治疗方案为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OS为10个月左右。但近年来,随着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晚期头颈鳞癌领域取得了突破..... 
学术资讯 - NO.3

肿瘤细胞固有PD-1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免疫治疗方法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免疫细胞表面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受体是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免疫检查点分子。PD-1的两个配体,PD-L1和PD-L2由肿瘤细胞表达,从而导致免疫耐受。在正常情况下,PD-1通过与其配体PD-L1、PD-L2结合抑制T淋巴细胞的功能..... 
学术资讯 - NO.3

多系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预示NSCLC患者能从抗PD-1免疫治疗获得更好的生存获益?

抗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改变了NSCLC的临床实践,为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获益。在关注免疫治疗疗效的同时,临床医生和患者已更加地关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既往研究发现,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 
学术资讯 - NO.3

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的泌尿系肿瘤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真实世界数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PI)能够产生独特的类似于生理性自身免疫疾病(AD)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这已明确与PD-1和CTLA-4通路能够增强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相关。考虑到基础AD可能加重以及可能混淆药物的毒性谱,存在基础AD的癌症患..... 
学术资讯 - NO.3

微生物群和肺癌:改善免疫治疗疗效的机遇与挑战

免疫检查点药物PD-1/L1抑制剂的出现改变了肺癌的治疗方式,显著提高了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免疫联合化疗/免疫单药(PD-L1高表达)已被批准用于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尽管如此,仍有近一半的患者未能从中获益,作为..... 
学术资讯 - NO.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一线治疗NSCLC:现状和未来

肺癌是中国乃至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较常见,发生率占80-85%。大部分NSCLC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传统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约5%。NSCLC的治疗中,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学术资讯 - NO.3

免疫辅助&新辅助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汇总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早期(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取得临床治愈的重要手段。但30%-60%的患者术后出现病灶转移,以致未达到预期生存。针对Ⅱ-ⅢA期和具有高风险的ⅠB期患者进行术前新辅助或术后辅助治疗,能将5年总生存率提高约5%。..... 
学术资讯 - 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