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返回首页
找到约 758 条结果

2020年三阴乳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盘点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最新报告,2015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约为45.29/10万人,每年新发病人数约30.4万人,为全国女性肿瘤发病数首位;其中,三阴乳腺癌(TNBC)约占15-20%,即约每年新发4.56-6万人。尽管TNBC是个小众的瘤种,因..... 
学术资讯 - NO.2

ctDNA检测或可成为免疫治疗的biomarker,但患者受益大吗?

免疫治疗是近几年癌症领域的新兴疗法,其主要作用机制为重新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达到识别和杀伤肿瘤的目的,免疫治疗为未来晚期癌症治愈打开新的突破口。鉴于免疫治疗只能让20%-30%左右的患者长期获益,因..... 
学术资讯 - NO.2

免疫诱导治疗--海水还是火焰?

免疫治疗在晚期肿瘤患者中逐渐普及,研究者们将目光转移至更早期的患者,并寻求免疫与多种局部治疗如手术和放疗相结合,力求获得更好的治愈,预防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放疗不但是日益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并能影响免疫微环境,..... 
学术资讯 - NO.2

病毒感染患者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免疫治疗的出现作为肿瘤治疗的里程碑事件,使肿瘤治疗取得革命性突破。与传统化疗等方式相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是通过增强或恢复免疫系统功能和内源性抗肿瘤活性而发挥作用。T淋巴细胞的活化受到共刺激信..... 
学术资讯 - NO.2

去糖基化的PD-L1蛋白可能成为癌症免疫治疗更可靠的生物标志物

随着PD-1/PD-L1抑制剂接连获批多个适应症,充分的了解免疫治疗的机制和筛选获益人群已经成为了当今的研究热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PD-L1蛋白糖基化的那些事儿。众所周知,糖基化是真核生物中膜结合蛋白最丰富的翻译后修饰之一,..... 
学术资讯 - NO.2

宫颈癌免疫治疗:精准医学的到来

宫颈癌是女性高发肿瘤之一,HPV感染是其最高危风险因子。宫颈癌的传统标准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放疗、系统治疗以及这些治疗的联合方式等,但患者临床结局仍然较差,尤其局部晚期和复发/转移的患者。在复发转移宫颈癌中,基于紫杉醇和顺..... 
学术资讯 - NO.2

调节肠道微生物提高ICIs治疗响应率的挑战

癌症免疫治疗已经彻底改变了当今的癌症治疗,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免疫检查点阻断靶向的优异性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通过释放T细胞的“刹车”来使肿瘤免疫反应正常化。针对仅有少数患者产生有效应答和耐药现象,“免疫疗法..... 
学术资讯 - NO.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头颈鳞癌:未来之路?

既往复发及转移(R/M)的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一线的标准治疗方案为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OS为10个月左右。但近年来,随着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晚期头颈鳞癌领域取得了突破..... 
学术资讯 - NO.3

肿瘤细胞固有PD-1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免疫治疗方法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免疫细胞表面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受体是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免疫检查点分子。PD-1的两个配体,PD-L1和PD-L2由肿瘤细胞表达,从而导致免疫耐受。在正常情况下,PD-1通过与其配体PD-L1、PD-L2结合抑制T淋巴细胞的功能,从而抑制..... 
学术资讯 - NO.3

多系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预示NSCLC患者能从抗PD-1免疫治疗获得更好的生存获益?

抗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改变了NSCLC的临床实践,为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获益。在关注免疫治疗疗效的同时,临床医生和患者已更加地关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既往研究发现,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出现不良反..... 
学术资讯 - 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