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6
近日,四川、广东、江西3省的药监局公布了最新的行政处罚信息,有15家药企“中招”,其中最高处罚46万元。涉及中药材(饮片)被罚的约占70%,主要有制川乌、槟榔、砂仁、天冬等,被罚的原因包括性状、水分、含量测定不符合等。
有医生表示,不合格的中药关系到疗效,一旦流到医院或药店被消费者购买,很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对中医药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也不利。
自2018年起,随着药品监管力度的加强,我国中药饮片的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据《国家药品抽检年报(2019)》,2019年共抽检制剂产品14269批次,符合规定制剂产品14212批次,合格率为99.6%,总体质量处于较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药监局对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中药饮片也组织开展了专项抽检,合格率为90.99%。
抽检合格率不断上升值得高兴,但不合格的药品也占一定的比例。而且在不合格药品中,中药材的占比依然是最大的,超过了76%,令人担忧。
从各省发布的药品质量公告中可以看到,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不容乐观。
以湖北和四川为例,湖北省食药监局发布药品质量公告(2018年第1期)显示,抽查检验中共发现107批次不合格药品,其中中药饮片高达85批次,占79%。四川省食药监局发布药品质量公告(2018年第1期)也显示,26批次不合格药品中,中药饮片23批次,占了“半壁江山”。
抽检数据表明,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堪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专家分析表示,这与多种原因有关。
标准落后
目前关于中药材的有些标准比较落后,有的省份中药饮片炮制标准还是几十年前制定的,早已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这导致一些医院或诊所的采购人员在采购中药材的品种时,没有严格按照药典标准和饮片标准,仅凭手抓口尝,导致不合格的药品流入市场。
中药种植过程受污染
在中药种植过程中,普遍出现滥用农药、滥施化肥等现象,导致农药、重金属超标。
此外,由于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容易出现不就地生产、不按规定时间采收、不按特定部位采收等情况,导致中药的质量大打折扣。
低价低质的小作坊多
由于中药市场存在巨大的利润,不少小作坊打着“产地初加工”名号进行中药饮片加工,低成本和便捷的优势支撑着不少中药饮片的供给。
但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药材灰度、湿度等指标不合格,降低药效。
监管手段不够精准
目前检测中药饮片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主要还是依据西药理论,并不完全适用。再加上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参与人数众多,环节复杂,让监管部门难以有效监管。
如今,随着《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中药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但是,怎么突破“中药饮片不合格率高”这个瓶颈,还是个难题。
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提升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提升行业全产业链,从源头把好质量关,防止中药种植出现重金属超标、乱打农药的现象。
在生产加工环节,要加强培训,避免出现加工方法不对造成质量问题。总的来说,提升中药饮片的质量,要从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来打破僵局。
为了规范中药饮片行业,今年2月份,相关部门印发《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全国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了总体目标和工作要点。
截止目前,甘肃、江苏、山东等多地相继出台了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在国家不断加强监管力度的同时,企业也要加强自律,严格把控质量风险。此外,对于消费者来说,更要学会用“火眼金睛”分辨购买的中药饮片是否质量过关。在购买时,一要看清产品的包装性状,二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服用,三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切勿贪图便宜。
中医是国粹,中药更是值得千百年流传的文化和瑰宝。如今,中药遇上了发展的黄金时机,我们更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将中医药发扬光大,避免生产不合格的中药产品,坏了国粹的名声。当然,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保持警惕心理,学会购买质量过关的中药,对身体健康负责。
参考资料:
[1]频频登上“黑榜” 中药饮片如何摆脱“成长的烦恼”?.新华网.2018-02-06
[2]多省发布药品质量公告 中药饮片质量堪忧.中国制药网.2018-05-11
[3]广西11批次不合格药品被查处 选购中药饮片需谨慎.南宁晚报.2018-08-05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医微客只用于信息传递分享,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百度浏览 来源 : 网络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