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2 来源 : 药时代 ,作者药时代团队辰公子
Enhertu(DS-8201)是近几年最火热的癌症治疗药物之一,凭借一己之力带火了整个ADC赛道,在头对头试验中完胜同靶点的二代ADC药物Kadcyla,数次登上顶级医学期刊封面,今年ASCO上更是再次成为最靓的药,有望改变乳腺癌分型。
然而,尽管Enhertu在“场内”风光无限,“场外”却面临着专利纠纷。2020年10月Seagen,就是最近被默沙东盯上意图收购的药企,对第一三共的Enhertu提起了专利诉讼,认为其违反了“039号专利”,而这个“039号专利”涉及的内容正是“蛋白酶可裂解连接子”——Enhertu的核心优势之一。
今年4月,法院宣判第一三共需向Seagen赔偿4182万美元,且每年需要向Seagen支付专利使用费。第一三共不满结果上诉,在本周二,二审结果出炉,第一三共依旧被判败诉。
第一三共表示,将继续寻求上诉机会。不过他们似乎并不围绕“是否侵权”的事实进行讨论,而是希望援引“拖延起诉”的条款来辩护,该条款大意为:如果专利持有者在起诉过程中因不合理的、无法解释的原因导致长时间的拖延,专利的执行将被停止。
作为两家同在ADC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Seagen与第一三共的官司吸引了众多目光。
事实上,这样针对重磅药物的专利纠纷并不少见,尤其是在“赛道级”的产品上,可以说是“能告尽告”,专利保护已经成为药企无法回避的问题,下面我们总结一下近年来发生在重磅产品上的专利诉讼案。
Kyeturda是近年来最重磅的药品之一,也是抗癌药物进入到免疫治疗时代的代表药物,默沙东每年会在其中获得超百亿美金的营收。
2014年9月4日,Keyturda在美国获批上市,不过就在同一天,BMS与其合作伙伴小野制药将默沙东告上了法庭,称默沙东Keytruda侵犯了其关于PD-1抗体用于治疗癌症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地的专利权。
该专利由小野制药提出申请,与2014年5月20日授权给BMS,要求保护“通过抑制PD-1、PD-L1或PD-L2等免疫抑制信号通路而使免疫增强的方法治疗癌症或者感染。”
围绕着该专利声明,双方打两年多的官司,最后以默沙东签署和解协议而告终。根据协议,默沙东将要先支付给BMS/小野制药6.25亿美元的首付款,此外还有未来数年按比例的销售额分成,按照Kyeturda2021年的171.86亿美元的销售额计算,将要分出超过10亿美元纯利润。
凭此一项专利布局,BMS和小野制药将以3:1的比例分享这每年超过10亿美元的专利费用。
此外,由于BMS/小野制药的专利布局过于成功,所以罗氏的Tecentriq和阿斯利康的Imfinzi(商品名:英飞凡)也都相继被起诉。目前罗氏已经与BMS/小野制药达成和解协议,阿斯利康的专利案仍在继续。
但是小野制药也并没有笑到最后,因免疫疗法获得诺贝尔奖的本庶佑反手又起诉了小野制药,最后以小野制药付出了50亿日元的和解金并向京都大学捐出230亿日元并设立“小野药品 本庶纪念研究基金”收尾。
基因编辑作为最有“科技感”的医疗技术之一,问世之后便受到广泛追捧。2020年两位女性顶尖科学家更是凭借对CRISPR技术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的荣耀,不过这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论——另一位为此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华人科学家张峰为何没有获得诺奖?
来源:诺贝尔奖官网
随后,三人分作两方阵营,围绕着“谁发明了CRISPR基因编辑工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2022年2月28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做出了有利于张锋所在的博德研究所团队的裁决,认定博德研究所团队是第一个发明CRISPR-Cas9来编辑人类细胞并用于制造药物的团队,而不是诺奖得主 Jennifer Doudna 和 Emmanuelle Charpentier 所属的CVC团队。
这意味着,以后在美国开发CRISPR基因编辑相关疗法的公司,如果此前只获得了CVC团队的专利授权,是不作数的,还要博德研究团队进行专利谈判,影响范围巨大。
不过,该判决仅限于美国境内,在全球范围内,双方可能还要纠葛一段时间。
mRNA疫苗因疫情爆火,并缔造出了2021年销售榜第一的药物和创下美股最大IPO纪录的Moderna公司。
这样巨大成功的技术自然难以幸免,发起诉讼的是一家名为Arbutus的生物科技公司,他们掌握了mRNA疫苗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原料——LNP(脂质纳米颗粒)的专利技术,LNP则与mRNA疫苗递送技术息息相关。
2021年,Moderna在该项专利案中败诉,法院驳回了Moderna要求撤回加拿大药厂 Arbutus “435”、“069”两项专利的请求。这意味着Moderna后续可能要面临专利侵权诉讼,推迟新冠疫苗mRNA-1273的研发,或者向Arbutus支付一定的专利许可费,将新冠疫苗的销售收益分出一杯羹。
此外,核酸药物领域的其他巨头,如BioNtech、Alnylam也都面临着相关的专利诉讼,或已赔款和解、或仍在进行。
艾伯维的修美乐在“药王”宝座上坐了近10年,期间遭遇过诸多挑战,除了其他的重磅产品,还有不断专利诉讼。不过修美乐被诉讼却不是因为专利侵权,而是专利保护的太好,太过“霸道”,导致仿制品迟迟无法上市。
拒不完全统计,至少有9家知名药企向艾伯维提出过诉讼,包括:勃林格殷格翰、安进、三星Bioepis/默沙东、迈兰、山德士、费森尤斯卡比、Momenta、辉瑞、Coherus BioSciences。
不过艾伯维赢下了所有的官司,捍卫了“药王”荣耀,通过与这些药企达成和解,将他们的仿制品上市时间全部推到了2023年,为艾伯维的管线迭代更替赢得了充分的时间。
结语
知识产权对创新药研发,乃至创新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从重磅ADC药物到重磅抗体药,再到明日之星mRNA技术和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都面临过专利上的诉讼,一旦败诉,动辄就是数亿乃至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而专利保护做得好的,如修美乐,则可以常年保护药品的独家市场占有权,为药企的生存发展留下了充裕的时间。
上述都是海外案例,而实际上在国内,药品专利诉讼案也屡见不鲜。诺华重磅心血管药物诺欣妥遭到过国内仿制药的专利挑战,恒瑞原创1类新药阿帕替尼也因别家公司的专利布局被起诉过。
尽管为了人类健康事业,这些专利诉讼大都以和解告终,药品认可上市销售,但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讲,如果专利漏洞过大,是有可能被禁售的。
相比于欧美国家数百年的知识产权历史,我国在这方面仍处于成长期。专利意识的增强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
但在当下出海浪潮下,如若不能对专利布局或有可能遇见的专利诉讼做出充分准备,是有可能吃大亏的呀!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