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
“坚持先行先试,实现破体制、建机制、重法治‘三创新’;坚持强基层,实现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三加强’;坚持提质增效,实现管理水平、服务能力、群众获得感‘三提升’……”
9月14日,在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举行“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第十三场——卫生健康委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武晋;山西省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省疾控中心主任冯立忠;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波等详细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在医疗卫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重点介绍了医改的成效。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武晋介绍,十年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以一体化改革“穿针”、三医联动“引线”、五项制度建设“织网”,创造了医改“山西模式”。
二是深化县域综合医改,山西省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117个县级医疗集团“六统一”全覆盖、改革立法、“三清单”管理、“5G+医疗”试点等做法形成聚合效应,走在前列。
三是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全省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分别达到610元、320元,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以降药价为突破口,382种药品、75种耗材通过集中带量采购在该省落地,平均降幅50%以上,节约相关费用近40亿元,有效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四是全面推进分级诊疗,以医联体和信息化手段整合全省医疗资源,构建纵向医联体和托管式医联体62个,建立45个省级专科联盟,117个县级医疗集团全部上接城市三级医院、专科联盟、远程医疗“三根天线”,分级诊疗更加顺畅,群众就医更加便捷。
一体化改革的三大成效
山西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在全国率先推行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以下简称“一体化改革”),组建县级医疗集团,被国家确定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对该省一体化改革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波介绍了该省在这方面取得的三大成效:
一是坚持先行先试,实现破体制、建机制、重法治“三创新”。一是将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人财物移交县级医疗集团,实现管办分离、政事分开。二是县级医疗集团实行行政、人员、财务、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建立了高效集约的管理机制。三是2020年11月,省人大通过的《山西省保障和促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办法》,是全国首部医共体建设的地方性法规。
二是坚持强基层,实现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三加强”。首先,全省新建、改扩建村卫生室1.3万余所,为村卫生室采购设备27.4万余台件,为654所乡镇卫生院配齐了X光机(DR)、生化分析仪和心电图机。其次,累计为乡镇卫生院招收医学本科生3300余名,为村卫生室招收农村医学中专生4800余名,培养住院医师9800余名、全科医生8900余名,培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近10万人次,中专学历的村医达到84.31%。再其次,远程医疗实现全覆盖;二三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诊疗信息系统覆盖率分别达到58.25%、53.29%和72.49%,排名位居全国前列;遴选5个县医疗集团开展“5G+医疗”应用探索,高平市被国家卫健委评为优秀甲级单位。
三是坚持提质增效,实现管理水平、服务能力、群众获得感“三提升”。首先,明确了政府办医、行业监管、医疗集团运行管理“三个责任清单”共计48项任务,向县级医疗集团下放人事管理、薪酬分配、财务管理、基层管理、医保和公共卫生资金支配“五项权力”,医共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其次,组建三级医院牵头的医联体62个,省级专科联盟45个、帮扶县级医院151所;推行“1+1+X”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服务,将县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再其次,开展一体化改革提质增效年活动,2021年县人民医院手术患者中三四级手术占比由2020年的39.15%提升到45.78%,帮助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数量达到532个;县域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增长1.7%,门诊次均费用下降4%,住院患者平均费用下降241.5元,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不断提升。
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阵地。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波介绍,全省公立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是医疗服务体系快速发展。首先,基本医疗有可靠保障,全省有56所三级公立医院和260所二级公立医院,每个县(市、区)都有1所以上的二级综合医院,为实现“病有所医”提供了坚实保障;其次,基础建设有明显提升,十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先后投入227.16亿元用于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购置,医院规模和设施环境不断提档升级;再其次,分级诊疗有明显成效,三级医院医联体和45个省级专科联盟建设覆盖全部县级医院,3400余名三级医院医师长期在基层驻点帮扶,二三级医院上下转诊的渠道更加畅通。
二是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一是医疗高峰连点成线,聚力打造山西白求恩医院、省肿瘤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运城市中心医院等4个地市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医学高峰,区域临床诊疗水平显著提升;二是专科建设重点突破,重点打造10个“136”兴医工程领军专科、1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00个县级重点专科,全面提升专科服务能力;三是基层网底不断夯实,借力县域医疗一体化改革做强县医院“龙头”,10所县级综合医院和5所县级中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标准。
三是医疗质量安全不断强化。一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实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实章程管理,建立起运行新机制;二是考核评审评价制度更加科学,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疗运营分析评价和等级医院评审为抓手,倒逼公立医院“三转变”“三提高”,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三是医疗质量安全更有保障,搭建了省市县三级医疗质量控制协作网;常态化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大型医院巡查等医疗管理专项活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警务室设置和视频安防监控全覆盖,“平安医院”建设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四是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改善。一是“看病难、住院难”有效缓解,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拓展结果查询和诊间支付功能,5年来便捷就医累计1.6亿人次,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开展预住院服务,54种择期手术病种纳入试点和医保支付范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二是群众就医负担有所减轻,压茬推进控费、降耗、减负各项改革落地见效,80个项目纳入了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三是群众就医体验不断改善,持续开展“三好一满意”“质量万里行”“改善医疗服务”等专项行动,实施了医院“环境亮化”“厕所净化”“标识清晰化”工程,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度有了明显改善。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
十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有了哪些提升?在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呢?山西省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省疾控中心主任冯立忠表示,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坚决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一是基层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该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行医疗同质化服务,构建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9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2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97个,乡镇卫生院1196个,村卫生室26355个,覆盖城乡社区、村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服务可及性明显提升。
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持续加强。该省抓住脱贫攻坚有利时机,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强化政府投入,脱贫地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全省62%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服务能力标准,其中138所达到推荐标准,建成社区医院62所,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域就诊率达60%以上。
三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该省积极拓宽人员补充渠道,完善人员培养和使用机制,改善人员薪酬待遇,推动基层卫生人员总量稳步增加,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全省基层卫生人员达11.3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26万人,护士(师)2.36万人,较2012年分别增长31.5%和68.6%。村卫生室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占比较2012年提高13个的百分点,村医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
四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创新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实现全覆盖,“互联网+”签约服务模式逐步推行,全省城乡居民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持续稳定在50%和70%以上,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稳步推进,医防融合慢病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医养结合服务创新逐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五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扎实。十年来,全省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25元提高到84元,服务项目由10类拓展到30类以上。通过精细化管理,科学化考评,社会化宣传,规范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扎实推进各服务项目做细做实。全省老年人、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率均达到80%以上,0—6岁儿童、社区在册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肺结核患者管理率达到99.03%,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到99.8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杨宇轩
审核:王军
百度浏览 来源 : 健康县域传媒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