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指定病人的冠状动脉支架总长度是与此人发生支架血栓的风险相关的,这是日本研究者在2月的《JACC心血管干预》中报道的。
这意味着,现在可能需要一个范式的转变,即从现今我们对于血管完全解剖再通的痴迷,转变到仅仅在导致缺血的病灶处放置支架。这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William F. Fearson博士在一篇社论中提到的。
采用了将近10773名带有14651处病变的病人的注册资料,来自小仓纪念医院的第一作者白井伸一博士和同事们根据每个病变每人的支架总长度四分位数计算出了3年内的累积临床事件发生率。每一个事件中,病人均接受了西罗莫司洗脱支架。
3年累积目标病变的每人的和每处病变的血管再通率从支架长度的第一到第四四分位急剧上升,分别是从7.47%至21.18%;p<0.0001和6.78%至15.57%;p<0.0001。
支架血栓发生率也从每人支架长度的第一到第四四分位明显上升(从0.69%至1.42%,p<0.003),但是并不随着每处病变的支架长度四分位升高。一个由死亡和心肌梗死组成的综合终点也随着每人支架长度的增长而更易出现,尽管在多变量分析中,这种关联并不显著。
“对于冠状动脉多处病变的治疗采取广泛的金属覆盖会增加目标病变的血管再通率和支架血栓的风险”,研究者推论道。
“这很清楚,在某些病人,多处和长支架是必需的,但是指导这一决策的因素应当是缺血的缓解,而非单纯的冠脉造影表现。”Feason博士在他的社论中写道。
将目标设定为“功能上完全的血管再通而不是必要的完全解剖上的血管再通会带来更好的结果”,他补充道。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