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益生菌凭实力出圈!开启肺癌、肝癌等全新抗癌模式,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竟达250天

面面观

2024-05-08   来源 : 全球肿瘤医讯

1057 0

在人体免疫系统中,除了我们熟知的淋巴组织外,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人体重要免疫器官,那就是“肠道”,人体70%左右的免疫细胞都聚集于此。若将人体视为一个“微生物王国”,那么肠道相当于“大都市”般的存在,其内蕴含百万亿的微生物群(包括真菌、病毒、细菌等),它们提供并维持宿主的健康,而这其中95%以上就是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活的、非病原性微生物”,可在适量情况下,为其宿主提供多种有益影响。既往多项研究发现,益生菌对提高体免疫功能,改善肝癌、肺癌、肾癌、结直肠癌等多款癌种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效果,也将成为癌症和免疫治疗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益生菌解锁肠道免疫密码,开启全新抗癌模式


▲图源“摄图网”


肠道天然微生物群由大部分益生菌组成,包括双歧杆菌、乳杆菌、酵母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诸多类型。人类自1907年开始食用益生菌以来,经过1个多世纪的筛选,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双歧杆菌乳酸菌。那么作为“肠道清道夫”的益生菌,如何开启全新抗癌模式呢?下面小编简单介绍一下,益生菌辅助抗癌的好处,以供参考。


保护机体免受癌症侵害、降低癌症转移风险


1、抗癌作用:研究表明,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慢性炎症的免疫调节、结合和降解致癌化合物、降低肠道pH值、抑制产生潜在致癌化合物的酶、积极改变代谢活性、激活吞噬细胞等机制,发挥对抗肿瘤的作用。


2、降低特定癌种发生风险:益生菌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将其作为生物标记物及操纵靶点,有助于降低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特定癌种的发生风险


3、预防癌变:益生菌还可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生成,对预防正常细胞的癌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降低放化疗副作用


1、降低化疗产生的副作用

化疗不仅会破坏机体的微生物组增加感染的发生风险;还可能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衡、黏膜炎、胃肠道反应(如便秘、恶心、厌食、腹泻、呕吐)等副作用,其中胃肠道反应尤为多见。


因此积极开展肠道微生态(IM)检测,并辅助定制益生菌等措施,有助于改善化疗相关的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治疗耐受度及生活质量


2、降低放疗产生的副作用

放疗(即放射治疗)是通过破坏癌细胞的DNA来杀伤肿瘤,放疗不仅会杀死癌细胞,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正常组织。放疗常见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两点,首先,会抑制机体细胞/体液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其次,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损伤胃肠黏膜屏障,从而可能引起胃肠道损伤、口腔黏膜炎等副作用。


目前已有多款益生菌[如乳酸乳杆菌(BCMC12451)、长双歧杆菌(BCMC02120,BB-536)、屎肠杆菌、短乳杆菌CD2等],被证实可保护细菌菌群的生长,降低严重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概率、降低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


与其他抗癌方法联合应用


1、在免疫治疗过程中,适当进行益生菌的补充,有助于增强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2、传统抗癌手段(如放化疗),可能破坏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如果能适时补充益生菌,将有助于维持肠道内有益菌群的平衡


益生菌是把“双刃剑”,如何进行有效补充?


虽然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益生菌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但2018年SITC的研究指出,只有在治疗前“安全”服用“合理的益生菌”,才能达到预期的应答水平!此处“合理的益生菌”指的是“由合理制造的活菌团组成”。然而市面上见到的益生菌可谓是琳琅满目,但其中的大部分可能并不适合癌症患者,原因如下:


1、并非同一物种的所有菌株都具有相同的特征,并且可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加之癌症的发病机制复杂,且不同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并不相同,故而不同菌株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2、不同患者的遗传背景、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地区居民的肠道内所栖居的益生菌种类也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3、癌症患者往往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等异常情况,这些因素也可能会影响益生菌的选择及最终的治疗效果。


温馨提示


癌症患者在使用益生菌时,需要慎之又慎。建议在专业营养师或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人员的指导下,尽可能选择针对患者自身病情的“私人订制”版个体化益生菌,此类益生菌针对不同病种筛选出的特定菌种组成,可辅助肠道建立起优势菌种架构,并重整肠道环境,排除毒素及有害菌促进病情的显著改善,以达到预期的应答水平


此外,益生菌的服用时间也需要特别注意,一般建议早晨空腹和睡前服用,疗效更佳


益生菌丁酸梭菌: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长达250天


丁酸梭菌是一种产芽孢杆菌,存在于土壤中,因其产生大量丁酸的能力而得名,可增加有益细菌,尤其是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其中,双歧杆菌可促进抗肿瘤免疫并促进ICB(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功效丁酸梭菌MIYAIRI 588菌株(MIYA-BM)在中国和日本,被广泛用作益生菌疗法。日本熊本大学医院开展了一项针对“益生菌丁酸梭菌疗法(CBT)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同步发表在《癌症免疫学研究(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期刊中。


本研究共入组1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位年龄为68岁(包括99例男性、19例女性),大多患者(79%)的体能状态为0~1,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包括纳武单抗、派姆单抗或阿特珠单抗)作为一线/二线治疗。入组后,39例患者(33%)在开始ICB前和/或与ICI同时进行的6个月内,接受了益生菌丁酸梭菌疗法(CBT)。其中,9例(23%)在开始ICB前6个月内,接受益生菌CBT治疗;18例(46%)在ICB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接受益生菌CBT治疗;另有12例(31%)同时接受ICB与益生菌CBT治疗。结果显示:


1、中位总生存期(OS):与不使用益生菌CBT相比,使用益生菌CBT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明显延长,中位OS未达到(NR) vs 361天,P=0.009(详见下图)。



图源“Cancer Immunol Re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PFS为250天(使用益生菌CBT患者) vs 101天(不使用益生菌CBT患者),P=0.005(详见下图)。



图源“Cancer Immunol Re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总之,上述结果表明,益生菌CBT显著延长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对癌症患者ICB的治疗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


益生菌长双歧杆菌:提高肝细胞癌术后1年总生存率


我国武汉曾开展过一项关于“口服含长双歧杆菌的益生菌混合物,促进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开放、随机临床试验,该研究结果同步发表在世界权威期刊《Cell Host Microbe》上。


在本研究中,入组169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益生菌(BL)组(83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服用含双歧杆菌的益生菌混合物)、对照(CON)组(86例患者,未给予益生菌混合物或任何其他益生菌补充剂治疗)。结果显示:


1、肝功能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33%,86名患者中的28名延迟恢复),益生菌组术后延迟恢复(DR)患者显著减少(11%,83名患者中仅有9名延迟恢复),这也意味着术后口服益生菌,有助于提高肝功能(LFR)正常患者的比例


2、住院时间: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67天,而益生菌组患者仅为8.34天。显然,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3、总生存期(OS):截至2023年6月,术后1年的总生存期(OS),益生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详见下图)。


图源“Cell Host&Microb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4、益生菌丰度:使用16SrRNA扩增子测序证实,与AS-CON组(术后-对照组)相比,AS-BL组(术后益生菌组)中,益生菌(BL)的丰度有所增加(详见下图)。


总之,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口服含有长双歧杆菌的益生菌混合物,可降低延迟康复率、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1年总体生存率


小编寄语


随着癌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类新兴热门研究疗法不断涌现,其中具有“精准”调控肠道菌群的活性益生菌等,有助于改善癌症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免疫功能、增加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放化疗等传统治疗的副作用,“小小的益生菌隐藏着巨大的抗癌能量”!《柳叶刀》子刊和《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也曾指出“个体化益生菌群,可能是未来的癌症免疫治疗策略”!


参考资料

[1]Tomita Y,et al.Association of Probiotic Clostridium butyricum Therapy with Survival and Response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Cancer Immunol Res. 2020 Oct;8(10):1236-1242. 

aacrjournals.org/cancerimmunolres/article/8/10/1236/466810/Association-of-Probiotic-Clostridium-butyricum

[2]Yu J,et al.Bifidobacterium longum promotes postoperative liver function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Host Microbe. 2024 Jan 10;32(1):131-144.e6.

www.cell.com/cell-host-microbe/fulltext/S1931-3128(23)00461-4?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1931312823004614%3Fshowall%3Dtrue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华东医药2023业绩:总营收406亿..
  • 这药企大佬被带走?
  • 2024 CSCO指南重磅更新!舒沃哲..
  • 刚刚!阿宝参加了国家医保局座谈..
  • PD-1专题

    我们提供最新鲜最全面的肿瘤资讯、医疗政策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