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目的:前瞻性、多中心、单盲、随机化试验,在行PCI的CAD患者中比较紫杉醇洗脱球囊(SeQuent Please, B.Braun)+EPC支架(OrbusNeich)与单纯EPC支架。
方法:入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洗脱球囊+EPC支架组(n=62)和EPC支架组(n=58)。6个月时进行临床随访及冠脉造影随访。主要终点:支架内LL。次级冠脉造影终点:总的节段内LL、二元再狭窄、MLD、DS;次级临床终点:TLR、MI、死亡、MACE(TLR、MI和死亡的复合)、ST。
结果: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支架内LL为0.34±0.45 mm,单纯EPC治疗组为0.88±0.48 mm,P<0.001。与单纯EPC治疗组相比,联组合治疗组支架内(2.27±0.59 vs. 1.79±0.65 mm, P<0.001)和节段内(2.11±0.55mm vs. 1.72±0.62mm,P<0.001)MLD显著增加;支架内(18.9±16.6% vs. 36.6±18.2%,P<0.001)和节段内(22.5±15.8% vs. 38.3±17.5%,P<0.001)DS%显著降低;支架内(5.1% vs. 21.4%,P=0.009)和节段内(5.1% vs. 23.2%,P=0.005)二元再狭窄率显著降低;联合治疗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EPC治疗组(4.8% vs. 17.2%,P=0.03)。联合治疗组无ST发生,单纯EPC治疗组出现1例ST(1.7%),P=0.03。
结论:紫杉醇洗脱球囊+EPC支架联合治疗策略与单纯EPC支架置入相比存在以下优势:显著减少LL;显著降低二元再狭窄率和DS%,增加MLD;显著减少联合临床终点;未出现明确/很可能的ST。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