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第四届多发性骨髓瘤规范化诊治专题研讨会于2018年10月12-13日在广州举行,国内外骨髓瘤领域专家汇聚一堂,针对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和治疗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经验分享和主题辩论。【肿瘤资讯】特邀采访了大会主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夏忠军教授以及英国伦敦大学血液学教授、英国多发性骨髓瘤论坛现任主席Kwee yong教授,针对MM的相关话题进行了分享,其详情如下。
多发性骨髓瘤专题研讨会概况
夏忠军教授:目前为止,多发性骨髓瘤(MM)规范治疗研讨会已开展了四届,本次会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本次会议参会者250余人,其规模比前三届会议都大,对于MM这一小瘤种而言,会议规模应该是比较大的。其次,本次会议的相关内容主要针对MM基础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受邀的国外著名专家针对MM诊疗策略进行了非常精彩的主题报告,国内专家也针对MM不同专题进行了相关发言和讲座,内容新颖、实用,对MM的诊治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价值。另外,针对MM诊治过程中的热点且尚存争议的话题,如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巩固治疗,国内年轻专家展开了充分的讨论。通过这种讨论形式,更多的专家可以了解到目前存在争议的话题所具有的临床价值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整体而言,本次会议内容精彩,参会者收获颇多。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进展
夏忠军教授:近年来MM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多种新药出现,并且有些新药已获得批准。比如,包括伊沙佐米在内的新药目前已在国内获批,并且很快地被纳入国家医保,这将为国内MM患者提供更多的新药使用机会。
免疫治疗是MM治疗领域值得关注的话题。目前国外已有两个单克隆抗体(即抗CD38单抗Daratumumab和抗CS1单抗Elotuzumab)被批准用于治疗MM,Daratumumab预计明年下半年在国内上市,Elotuzumab与来那度胺联合应用在复发难治性MM患者中的疗效显著。
另一个在免疫治疗方面进展较大的是CAR-T治疗,无论是国内和国外,CAR-T治疗都是一大热点,尤其国内能够开展CAR-T治疗的单位据说有几十家。尽管CAR-T现在还不太成熟,但我认为其在MM免疫治疗方面很有前景,无论对于复发难治性患者的治疗,还是对于微小残留病的清除。
免疫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
夏忠军教授:对于MM而言,目前免疫治疗主要用于复发难治性患者的治疗,如Daratumumab这类疗效确切且毒性较小的新药将很可能从二线、三线治疗过渡到一线治疗。现有数据显示,即便对于不适合移植的患者,在VMP基础上联合使用daratumumab可获得更深缓解。另外两项研究分评估了包括daratumumab联合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daratumumab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的疗效,结果显示与两药的联合方案相比,三药联合方案具有非常高的有效率和缓解率,MRD阴性率也明显提高。总之,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免疫治疗药物将很快地从目前的二线、三线治疗过渡到一线治疗。
另外,免疫治疗未来可能更广泛地应用于高危MM患者的治疗。对于高危MM患者,虽然目前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并且蛋白酶抑制剂作为维持治疗可一定程度地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疗效,但整体而言,这部分患者的疗效仍较差。现有数据显示,如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药物与daratumumab这类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高危患者能获得较高的PFS和OS。在MRD清除方面,单克隆抗体因其特殊的作用机制,对于经过治疗已经达到MRD阴性或完全缓解(CR)的患者,采用免疫治疗后,MRD阴性率将有可能进一步提高,PFS、OS将可能进一步延长,甚至部分患者会治愈。
多发性骨髓瘤整体治疗
Kwee L Yong教授:整体治疗是MM良好的治疗策略,也是MM领域多年来的治疗理念。随着新药及新疗法的进展,目前MM患者的整体治疗已可实现。
于我而言,MM的整体治疗是流线型和相互串联的,首先始于初治MM患者的一线治疗,在美国,我们通常采用含硼替佐米的方案或者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泼尼松及沙利度胺(V-CMPT)方案等进行MM诱导治疗。此外,对于年轻且适合移植的MM患者可选择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然后,在一线治疗及ASCT后仍应继续给予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尤其对于高危MM患者,需通过巩固和维持治疗来降低复发率、加深缓解程度,从而使MM患者获益更多。
目前,我们正不断开展更多的大型临床试验,诸如Myeloma-IX及Myeloma-XI试验,未来将继续开展Myeloma-15试验。这些临床试验均是采取整体治疗的设计(一线/ASCT/巩固/维持),但同时也是基于不同危险分层、MRD状态等情况来决定的。
微小残留病灶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价值
夏忠军教授:对于MM的诊治,首先是包括FISH检测在内的分子生物学预后指标的价值越来越大,有人提出以这些新的预后指标驱动这种治疗模式,即根据分子生物学特点对患者进行分层,进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其次,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为止,虽然在MRD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如检测手段、质控、不同单位之间的结果比较等,但国内外正在探讨将MRD作为MM的预后指标,指导后续治疗的临床研究。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我相信MRD在MM诊治中的价值也愈发重要。
Kwee L Yong教授:MRD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通过MRD检测可深层次地了解MM患者的疾病状态。最开始的MRD检测手段为流式细胞术(FCM),随后我们又拥有了二代测序(NGS)及影像学MRD检测等手段,这是极为关键的进展。
达到MRD阴性的MM患者,其PFS及OS通常更佳,这有利于我们对其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此外,对于高危MM患而言,达到MRD阴性具有重要价值,否则将快速进展或复发。若高危MM患者的MRD持续阳性,则提示我们应将药物剂量递增或换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或是进行二次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2)等。总之,MRD已经成为指导MM治疗选择的重要指标。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