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第二届“35 under 35”CSCO-良医汇2018优秀青年肿瘤医师风采大赛评选活动”报名及筛选阶段已正式结束!在众多参与报名筛选的医生中,有100位优秀青年医生脱颖而出!他们将在近期进行三轮PK,展示青年医生风采!第一轮为ASCO最新摘要解读,候选人在主办方指定的2018ASCO口头报告专题中自由选择一份口头报告进行点评(如:背景,结果的评价,对临床的意义,和其他研究的对照,优点和不足等等),目前100位青年医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已将解读提交,解读很精彩,现展示出来,供各位品读!欢迎转发,让更多的医生同道看到青年力量!欢迎评论,发表您的见解,与青年医师同台论道!
Abstract 7503: 在晚期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对比PET指导下的强度降阶治疗策略和传统治疗策略的优劣:一项III期随机对照研究(AHL2011 LYSA)的最终分析结果
背景:和ABVD方案相比,BEACOPP强化方案(BEA)延长了晚期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但未能延长总生存期(OS),且具有更高的血液学毒性、继发性白血病和不育的风险。在2周期的BEA治疗后进行PET检查(PET2)可有效筛选出适合接受降阶梯治疗而不影响疾病控制的人群。
方法: AHL2011 LYSA研究为一项III期临床试验,研究对象为16~60岁的III-IV期和高风险IIB期HL患者,随机分配到PET指导治疗组(B组)与标准治疗组(A组)。在PET指导治疗组中,患者接受BEA方案治疗2周期后,根据PET的Deauville评价标准,PET2阴性者给予4周期ABVD方案化疗,而PET2阳性者继续行BEA化疗4周期;在标准治疗组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6周期BEA方案治疗。PFS是PET指导组与标准治疗组比较非劣效性假设的主要终点。
结果:该研究共纳入823例患者,其中A组413例,B组410例。双方基线特征均衡。A组(12%)和B组(13%)的PET2阳性率相似。根据PET2结果,PET指导组中346名(84%)患者接受了4周期ABVD化疗,51例(12%)接受了4周期BEA化疗。在毒副反应方面,与接受2周期BEA 序贯4周期ABVD患者相比,接受6周期BEA治疗的患者的治疗相关毒性更重,3级以上AE更为常见,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败血症和SAE。历经中位随访50个月后,B组和A组的5年PFS相似((86.2% vs. 85.7%, p = 0.68);与PET2阴性组相比,PET2阳性患者的5年PFS更低(70.7% vs. 88.9%, p <0.0001)。AB两组患者的OS大致相当。
结论:BEA 2周期后行PET检查可有效指导后续治疗。同时,在PET2阴性患者中降阶改用ABVD方案可减少相关毒性并保证疾病控制的策略也得到了进一步支持。
点评:
一、中期PET再度斩旗立威
PET/CT检查作为一种将影像和代谢融合的检测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已超过10年,成为恶性淋巴瘤特别是霍奇金淋巴瘤(HL)的革命性检测手段。在HL中,既往研究证实中期PET评估对预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在接受ABVD初始治疗的晚期患者中其预后效力甚至超越了IPS评分。在HD18研究中,PET2阳性患者的5年PFS和5年OS均显著低于PET2阴性患者。PET2评估的预后价值在AHL2011 LYSA研究中再度斩旗立威,研究证实PET2阳性患者的5年PFS仅为70.7%,显著低于PET2阴性组患者(88.9%)。不仅如此,该研究还发现同样是PET2阴性,PET4阳性者比PET4阴性者的5年PFS更低(46.5% vs. 76.4%)。中期PET评估已经成为霍奇金淋巴瘤诊治评估的一项金标准,强烈推荐在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展。
二、“重拳猛击降阶梯”还是“谋定后动待时机”
晚期HL是少数能够治愈的晚期恶性肿瘤之一,德国霍奇金淋巴瘤研究组织(GHSG)通过开展一系列研究,确立了BEACOPP强化方案(BEA)在晚期HL中的地位。相比ABVD方案,BEA方案在晚期HL患者的疾病控制方面优势明显,显著延长了患者的PFS;但BEA具有更重的血液学毒性、更高的第二肿瘤发生率和不孕不育率,且并不延长OS。ABVD方案和BEA方案均为目前指南推荐的晚期HL的一线方案。有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国际淋巴瘤组织开展相关研究,期望通过PET2指导筛选出不同危险分层的患者,在BEA和ABVD方案中进行强度调整,平衡晚期HL的治疗疗效和毒性。PET2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大致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RATHL研究为代表的“谋定后动待时机”策略,即先行ABVD治疗2程后,PET2阳性者改行高强度化疗(如BEA);另一种是以HD18研究和AHL2011 LYSA研究为代表的“重拳猛击降阶梯”策略,先行BEA方案化疗2程,PET2阴性者进行降阶梯治疗。两种策略孰优孰劣?单纯从数据上看,“重拳猛击降阶梯”可能更有优势。RATHL研究中,PET2阴性组接受总计6程ABVD后3年OS和 HD18研究中PET2阴性组大致相当(97.2% vs. 97.3%);但RATHL研究中PET2阳性组的3年OS显著低于HD18研究中PET2阳性组(87.8% vs. 97.1%)。另一方面,RATHL研究中PET2阴性组3年PFS为85.7%,而在HD18研究中PET2阴性组的3年PFS为93.5%,这就意味着BEA后的PET2阴性预测值高于ABVD,换句话说相当部分ABVD后PET2阴性患者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存在治疗不足的情况。AHL2011 LYSA研究的降阶梯策略不同于HD18研究,在PET2阴性患者中序贯更加温和的ABVD方案化疗,进一步减少了治疗相关的血液学毒性和第二肿瘤发生率,并取得了86.2%的5年PFS。从现实的临床实践来看,ABVD方案更加温和,中国人群的化疗耐受性更好,经济花费也比较小,输注操作相对便利;而BEA方案中部分药物中国大陆地区难以获取,整体毒性大(20%左右的粒缺发热和25%的患者需要血小板输注),经济花费较多,输注操作相对繁琐。同HD18研究相比,AHL2011 LYSA研究纳入了更多的高危患者(IPS≥3者达58%),PET2阴性者接受了更少的BEA方案化疗,这种策略更加合适中国的晚期HL患者。个人看法,对于高危的晚期HL,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重拳猛击降阶梯”策略(如AHL2011 LYSA研究)不失为一着妙棋;而对于低危的晚期HL,“谋定后动待时机”则是不错的选择。
三、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AHL2011 LYSA研究依然存在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PET2阳性组的5年PFS仅为70.7%,显著低于HD18研究中PET阳性组的97.1%,个中原因需要进一步分析。另外,BEA方案2周期后,绝大多数患者PET2为阴性,但PET2阴性患者中ABVD组和BEA组的亚组分析数据未能获取。尽管如此,本研究仍然瑕不掩瑜,为中期PET指导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高级别循证证据。虽然晚期HL的治疗效果在晚期恶性肿瘤中实为翘楚,但有很多问题仍待探索。如何进一步提高中期PET的阴性预测值?PET4在指导治疗中的价值如何?如何寻找降阶治疗和升阶治疗的目标人群?PET2局部阳性的患者,加用放疗是否可以替代升阶治疗?正所谓“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温馨提示】:如果您觉得孙鹏医生解读的好,请在下方为他点赞并将文章分享给更多的同道!当然,您也可以在下方留下您的个人见解哦!
41本,27种肿瘤,63万字的【肿瘤患者指南丛书】,赶紧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拥有!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