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毛细胞白血病(HCL)为一类罕见血液系统肿瘤,总体预后较好但不可治愈。近期,【肿瘤资讯】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邱录贵教授围绕HCL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采访,详情如下: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淋巴肿瘤中心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主任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专家委员会成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研究联盟副主席
整合医师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分会常委
《Blood Advances》及《中华血液学杂志》等6种核心期刊编委/常务编委
HCL诊断及治疗现状
邱录贵教授:HCL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主要临床特征为全血细胞减少和巨脾,很多患者骨穿时会出现“干抽”现象,活检常有骨髓纤维化相关表现。在诊断方面,HCL肿瘤细胞高度表达B细胞抗原,如CD20、CD22、表面免疫球蛋白,流式细胞术可见“左上象限天花板”现象。另外,AnnexinA1为其特异性抗原,在HCL高度特异性表达。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绝大多数HCL细胞存在BRAF V600E突变。结合上述临床特征,对HCL做出诊断难度不大。
在治疗方面,HCL既往治疗包括切脾、干扰素等,总体预后较好,中位生存期可达10年以上。近年来,HCL一线治疗方案以克拉曲滨为基础,单药应用或联合利妥昔单抗应用。与利妥昔单抗联用2个疗程后,完全缓解率(CR)可达90%左右,达到CR后中位缓解期4~5年左右。对于可耐受化疗的患者,一线治疗优先推荐克拉曲滨联合利妥昔单抗;对于不能耐受克拉曲滨的患者,可采用较为温和的治疗方案,比如利妥昔单抗联用COP方案,沙利度胺加烷化剂联合利妥昔单抗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等相对缓和的治疗,也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复发/难治HCL的治疗策略
邱录贵教授:对于复发的HCL患者而言,治疗方案需根据既往的一线方案的疗效和缓解时间来决定。若HCL患者在一线方案中对嘌呤类似物(如克拉屈滨)±利妥昔单抗有效,缓解持续时间≥5年,则复发后可继续应用原有的方案进行治疗。
此外,有部分HCL患者为高危难治性,在应用克拉屈滨+利妥昔单抗方案后,缓解持续时间≦2年。对该部分HCL患者,可应用某些新型药物,例如,BRAF 突变抑制剂Vemurafenib对高危难治HCL显示良好的疗效;若HCL患者对克拉屈滨及CD20单抗耐药,可选择CD22单抗的ADC药物进行治疗,但以上两类药物均未在国内上市。此外,BTK抑制剂、PI3K抑制剂等药物均可应用于HCL的复发治疗。最后补充一点,若一线治疗中,HCL患者表现为严重的全血细胞减少及脾功能亢进明显,通过切脾手术可缓解患者症状,但不可作为根本性治疗措施。
复发/难治HCL治疗进展
邱录贵教授:虽然HCL总体预后较好,缓解率高,缓解期长,但目前仍为不可治愈的疾病,包括部分使用一线治疗后效果不佳的患者,多数进入复发/难治阶段。对于复发/难治HCL的治疗,需要考虑一线治疗疗效、缓解时间长短等。一线治疗后缓解时间较长的年轻患者,重复一线治疗仍然有效。对于一线治疗后效果不佳或缓解时间较短的原发或复发/难治患者,2019年美国NCCN指南将CD22抗体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列为2A类推荐。该药物由微管蛋白毒素融合抗CD22抗体组成。通过抗体介导靶向肿瘤细胞,内吞入肿瘤细胞发挥杀伤作用。该药物在复发/难治HCL患者中疗效良好,总体有效率可达到70%,CR约50%,缓解深度高。使用多色流式法检测微小残留病变(MRD),结果显示达到CR的患者中约70%的患者MRD为阴性,这就能帮助患者在二线治疗后获得较长时间的缓解。
大多数HCL患者最终将会进入复发难治阶段,部分患者一线治疗期间便出现耐药。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CD22单抗ADC药物的出现为其提供新的治疗可能。该药目前在中国尚未上市,如果上市,则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原发或复发难治HCL患者临床治疗的需求,使其获得缓解和长期生存获益。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