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医疗政策

消化道癌症早期“悄无声息” 40岁以后一定要重视这项检查

医疗政策

2022-10-19      

1034 0

便血,没有其他症状,却被诊断为结直肠癌;消瘦乏力,食欲减退,一检查是胃癌;吃东西有梗噎感,原来是食管癌在作祟……消化道癌症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等加重了再去就医,却是晚期!

病死率前十的癌症中 消化道癌占4个

消化道癌症是指发生于消化系统中的恶性肿瘤性病变,呈现“三低一高”的特点,“三低”即早癌诊断率低、五年生存率低和手术切除率较低;“一高”则是进度期癌症的比例很高。

近年来,我国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根据中国2021年癌症报告数据,发病率与死亡率前10位的恶性肿瘤中,有4个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分别是胃癌、肝癌、食道癌、结肠癌。世卫组织最新数据则显示,全球约50%的消化道癌症发生在中国。这些可怕数据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饮酒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很多节日或应酬都会有酒的身影,少量饮酒不会造成致命伤害,可是长期大量酗酒就很危险。酒精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消化道,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从而为癌症的发生创造条件。

抽烟

香烟中含有致癌物,是诱发多种癌症的关键因素。不少烟民喜欢饭后来一根烟,刚吃完饭,肠胃蠕动加快,血液循环也较快,烟草更容易被身体吸收,致癌物进入到食道、胃中,增加食道癌、胃癌的患病风险。而烟和酒是“好搭档”,这两者加一起,患癌几率更高。

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

大量食用饱和脂肪、高盐类食物(咸鱼、腌肉等),可腐蚀胃粘膜,破坏胃粘膜屏障,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此外,酸菜、腌菜中的亚硝酸盐比较多,亚硝酸盐在PH值为1~4时和胃内胺类物质极易形成亚硝酰胺,这也是化学致癌物的一种,不需要代谢激活就能在胃中直接诱发癌症;高脂饮食能刺激胆汁酸及胆固醇的分泌和排泄,促进大肠癌症的发生;高胆固醇膳食会影响小肠干细胞的增殖速度,从而加速肿瘤形成速度,引发结肠癌。

饮食刺激

饮食过烫也是消化道癌症的重要诱因之一,人体食道所能耐受的最高温度为65℃,一旦摄入超过这个温度的食物,会导致食道黏膜上皮损伤,长期刺激下会演变成慢性炎症,没有及时干预治疗会逐渐演变成食管癌。除此之外,长期暴饮暴食、三餐不定时,会造成食管黏膜的慢性理化刺激、机械性胃粘膜损伤、胃液分泌紊乱等后果,增加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率。

消化道癌症在我国高发的原因,正是应了一句老话“病从口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吸烟、少饮酒,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

消化道癌症可以预防

由于消化道的结构特点,很多病人在癌症早期毫无感觉。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认为自己胃肠道没有症状不需要检查,或者把已经出现的不适当成小胃病或肠炎随便自服药物处理,这些都是不妥当的。消化道癌症其实是可以预防的,除了饮食上的几大要点,筛查意识必不可少,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这类群体更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是消化内科的诊疗利器,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都可以通过胃肠镜检查来诊断和治疗。

40岁以上人群,无论性别,建议每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如发现有溃疡、息肉,做完治疗还要定期复查。

有消化道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如果是食道癌、胃癌或肠癌的家族史,建议把定期体检的年龄提前到35岁左右。

不太注重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经常吃腌制的食品、烧烤以及工作压力特别大、经常熬夜,这类人群应定期做好体检。

消化道出现不适,比如有胸骨后哽咽感、异物感、烧灼感,或是腹部不适、厌食、排便不畅等症状,并且持续1-2周仍然没有缓解迹象,这时需引起重视。

体检时发现大便潜血是阳性,肿瘤标志物升高,特别是CEA升高,应当提高警惕,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胃肠镜检查。

具有消化道高位因素者,如头颈部及呼吸道鳞癌、恶性贫血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有消化道癌前疾病者,如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病、肠上皮化生、息肉。更应该一年两次胃肠镜检查。

消化道癌症不可怕,发现时间较晚,不能及时得到医治才是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如果能在早期发现消化道癌前病变或者早癌,就可以通过内镜操作完整去除病变组织,提高生活质量。晚期不仅手术创伤大、治疗费用增加,且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比于早期也大幅降低。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老了毛病多,都是年轻时欠的账?..
  • 每月都与大姨妈“相爱相杀”?这..
  • 补钙or补血or补脑!意想不到的“..
  • 每日毅讯| LANCET:别嘌呤醇未改..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