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
本文作者:罗勇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医院分迁来渝创建。当年在国家一级教授时任华山医院院长钱惪、中山医院副院长左景鉴教授的带领下,数百名西迁专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部,放弃舒适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告别繁华的大上海,带着家人们乘船溯江而上,来到祖国大西南的重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白手起家,用坚韧的毅力、果敢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重医附一院”)。接过前辈们代代传承的接力棒,带领大家建设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正是我们这一任领导班子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而“国考”正是考验我们工作成绩的一份考卷。
2019年度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在全国1306家三级综合医院中,重医附一院排名第25位,较2018年度跃升了14个名次。这一成绩展示了我们既往的成绩,也进一步增强了我院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打造西部地区的标杆医院的信心。
强组织 练好医院管理内功
“西迁精神”的精髓就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一精神内核深深烙印了几代重医人的家国情怀,让他们每逢关键时刻从不退缩。同样的,面对一年一度的国考,医院始终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希望以此为契机,打造西部地区的标杆医院。
院领导组成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医疗质量组、运营效率组、综合管理组、监督保障组四个组,四个组下设专项工作专门班子。三级工作组各司其职,院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透过指标狠抓管理内涵,加快整改薄弱环节。
一方面,各级小组认真解读考核指标,查找问题差距,整改薄弱环节,强化医院管理;另一方面,医院运用考核结果,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内部绩效考核有机结合,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比如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评优、晋升、培训等发展机会紧密结合,使个人的绩效目标与医院目标同频共振。对科室与学科发展方面,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资金、资源配置相结合,达到提升学科的临床医学科研能力、培养优秀医学专业人才、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的最终目的,从而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组合拳 全面提升医院能力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的一部分,目的是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对医院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四大维度进行客观评价。医院通过考核找准自我发展的短板和发展方向,时刻保持动态竞争能力,才能促进医院长效发展。医院管理者在此过程中应不断思考、诊断、引导、培训,带领医院打出一套能力提升的“组合拳”。
近年来,重医附一院形成了“1+3+17+5”的医院集团模式(以院本部为核心,包括3家直属部门与单位,17家市内托管医院,5家市外帮扶医院),在面积、床位数、员工数和服务人群量等方面均位列重庆第一,这与我院响应国家“分级诊疗”医改导向,将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作为医院发展重要目标的战略密不可分,其中重要的切入点就是病种结构调整。
经过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与评定的相关标准对标,我们发现医院在病种结构方面尚有一定差距,比如标准中要求医院年手术及操作人次占出院人次比例≥49%,年外科手术人次占外科出院人次比例≥90%,还明确了各专科疑难危重收治比例、三四级手术比例和各外科手术占比等。为此,医院自2016年7月就开启了病种结构调整战略,一套“组合拳”正好提升了2019年开始实施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相关指标。
首先是制度纲领先行。医院制定下发了《重医一院病种结构调整考核方案(暂行)》《重医一院疑难急危重症疾病目录》和《手术分级目录》,同时下达各指标考核值。
其次做好全员宣贯,不仅院领导、医务处重视,更要让每位科主任乃至每位医生都重视病种结构调整。提高病案首页的填写质量是准确反映病种结构情况的一个重要前提,可通过专项培训、专项考核、针对性反馈等手段,提高病案首页信息填写的完整性、准确性,为考评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保障。
三是有激励机制。我院每月、每年的医师大会、科主任例会等大型会议都会通报病种结构调整考评情况,对完不成或质量波动较大的科室不断督促,并实行奖惩。为了鼓励各科室病种结构调整,医院每月实施单项奖励,每月发放金额260万-280万元。此外,每年年终再拿100万专用基金用于专项奖励各科室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仅此项就投入1亿多元。
同时,通过提升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等硬实力质量指标,以及提高大型影像学检查效率,开展加速康复外科(ERAS),鼓励术后康复期患者下转进行后续治疗等一系列“组合拳”,有效控制了手术后并发症,加速了患者康复,加快病床周转,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医院病种结构调整的收效在国考质量指标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从2016年到2021年,医院疑难急危重疾病收治率由48.91%提升到74.47%;三四级手术率由57.05%提升到85.34%;微创手术率由16.90%提升到21.20%。其中,2019年与2018年度国考成绩相比,医院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和四级手术占比两个指标得分累计增加20分(医院整体得分增加23.4分),助力医院在国考排名中跃升了14名。疑难危重症比例的提升,更让医院在2018年获批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卫健委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肿瘤疾病方向),获得了中央财政1.5亿元的资助。
国考的指挥棒让我们医院更加明确了自身的功能定位,更坚定了医院收治疑难危重症、加强三四级手术的目标导向。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病种结构调整的同时对科室和医护人员的要求更高,工作压力也会相应增加,医院要给予适宜的政策激励。
处西部 学科分层重点突围
经过几代重医人六十多年的建设,重医附一院的综合诊疗水平和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但与国内其他一流名院相比,由于身处西部地区,各种资源相对有限,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科研成果产出尚需不断提升。
以西部医院普遍最短板的科研为例,作为曾经的科研处处长,我深知医院在科研成果和技术转化方面的艰难。不同于发达省份的政府部门在科研方面令人艳羡的资金投入,西部地区的医院既往要在相对更艰苦的环境下努力耕耘。
医院充分认识到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也是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2018年,重医附一院党委创新性提出“六大工程”,2020年,重医附一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九大工程”,其中,学科提升工程占194领航:“国考”优秀案例集据重要地位。按照“差异化、分层次、分步骤开展学科建设,人才与学科作为两翼并重发展”的发展规划思路,将现有学科分成四个层次梯队:第一类品牌学科引领;第二类优势学科驱动;第三类特色学科突破;第四类培育学科帮扶。对四类学科分别给予不同额度的建设经费和平台建设等资源配置,推动学科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学科平台的建设和积极的经费支持带来了科研的丰硕成果,2019年-2021年获批国家科技部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137项,每年获取纵横向资助及院内投入科研经费2亿多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00多万元。近年来医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论文数量等排名在重庆市所有医疗机构中位居第一,2020年度国内收录论文数居全国医疗机构第21位,SCI收录论文数排名第27位。在2020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西南地区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仅次于华西医院,位列第二名。
新一轮考评工作已经开始,重医附一院下一步的应战重点仍然是狠抓医疗质量,如进一步调整病种结构,着力点在提高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四级手术比例上,鼓励日间手术,鼓励三四级微创手术,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将术后恢复期病人尽快下转……此外,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力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并充分利用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平台,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研究,积极争取横向科研经费。
对于未来国考成绩的排名,我们会客观以待,就像乒乓球比赛,你来我往、此起彼伏,比赛才更精彩纷呈。几代人的无私奉献,铸就了“血统纯正、出身高贵、底蕴深厚、优秀传承”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我们相信,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重医附一院的未来会更加光明。
百度浏览 来源 : 健康界悦读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