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4
导读
一、研究方法
该研究为平行、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纳入156名HbA1c在7.5%-11.0%的T1DM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使用扫描式CGM(n=78),对照组使用指血监测血糖水平(SMBG组,n=78),随访24周,主要终点为相比基线,两组24周时的HbA1c变化差异。次要终点为基于传感器的指标——TIR(葡萄糖处于目标范围内的时间)、TAR (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 、TBR (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及安全性、患者满意度等。
二、 研究结果
1、患者基线特征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似,患者平均年龄为44±15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21±13年;44%的患者为女性。
2、24周后,扫描式CGM组HbA1c持续稳定改善
如(图1)所示,与SMBG组相比,扫描式CGM组24周时HbA1c低于基线的患者比例高,表明T1DM患者应用扫描式CGM监测24周后可显著降低HbA1c。
扫描式CGM组基线平均HbA1c为8.7±0.9%,SMBG组为8.5±0.8%。在24周时,两组HbA1c较基线分别下降0.8%及0.2%,校正后的组间平均差异为−0.5%(95%CI,−0.7~−0.3;P<0.001)(图2);扫描式CGM组中HbA1c降幅高于0.5%及1.0%的患者比例均高于SMBG组(图3)。
3、24周后,扫描式CGM组的TIR/TBR/TAR均得到明显改善
24周后,扫描式CGM组患者TIR(3.9 -10.0mmol/L)增加9%,相当于增加2.2 h/d(P<0.001)(图6-A)
24周后,扫描式CGM组患者TBR( <3.9mmol/L) 减少3%,相当于减少43 min/d(P<0.01)(图6-B)
24周后,扫描式CGM组患者TAR( >10.0mmol/L)减少6%,相当于减少1.4 h/d(P=0.028)(图6-C)
三、结论
与传统指血监测相比,T1DM患者使用扫描式CGM进行干预治疗,有助于更全面了解患者的高低血糖波动情况,且可稳定持续改善HbA1c、TIR等血糖指标,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同时,也可进一步改善长期预后,已成为新时代糖尿病管理的有力武器。
百度浏览 来源 : 盟动医研社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