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一项新的试验结果显示,相比低LVEF,MRI检测的心肌瘢痕是拟植入ICD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主要研究者Duke大学的Kim医生认为,本研究证实了检测心肌瘢痕的前景,应进一步研究。作者Klem医生介绍,目前LVEF是最常见的判断患者需要植入ICD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指标。然而心源性猝死通常由室性心律失常引发,LVEF只能间接评估。约70%猝死患者LVEF正常。且每14-18个植入ICD的心衰患者只有1个通过ICD预防猝死。收缩功能异常和心律失常无必然联系,而一系列动物实验证实心肌瘢痕的大小和形状在心律失常起源中作用重要。MRI较之前的超声和核素显像分辨率更高,瘢痕显像更清晰。
研究对137例ICD植入前评估的患者进行MRI评估心肌瘢痕,在平均2年的随访期中,39例患者死亡或有ICD正确放电,LVEF与事件率呈负相关。左室心肌瘢痕超过5%的患者与低于5%的患者相比事件率差异很大。多因素分析显示,无论是作为连续变量还是以5%为切点进行划分,瘢痕体积都是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对于LVEF>30%的患者,瘢痕超过左室>5%的患者与<5%的患者相比,死亡或持续性室速的风险高5.3倍。而对于LVEF≤30%的患者,这个数字是2.9倍。LVEF>30%但有显著疤痕的患者与LVEF≤30%的患者风险相似。而LVEF≤30%,无显著瘢痕的患者风险与LVEF>30%的相似。
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前瞻性干预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本文的发现。
J?Am Coll Cardiol?2012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