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医院就医时,医生常常会开具许多检查的申请单,涉及影像科比较多的是X线、CT、MRI。由于患者并不了解这几种检查的区别,在涉及同一部位的不同检查时会有人认为这是重复的、不必要的检查。也经常会有患者把自己的检查项目弄混并搞错检查的地点,结果浪费不少时间。下面我就从成像原理的角度说说它们的区别。
X线摄影,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拍片子。是由X线发生装置,检查床,探测器等等组成的。X射线是由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靶面产生的,它具有4个特性,穿透性,荧光作用,感光作用,生物效应。X线产生后即穿透人体,因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密度、厚度不同所以造成X线的衰减吸收也就不同。这样,在探测器的转换下就产生了X线片。X线片产生的是重叠影像,重叠在一起的人体组织和器官难以区分相互影响病情诊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患者会被摆出各种体位用于检查。有些姿势的感受确实不太良好,甚至会让患者感觉痛苦。但这些体位并不是医生想要难患者,或者随意为之,而是有着极为严格的标准。从管球到人体的距离到人体与检查床的角度,为的是让组织间尽量避免重叠,或者尽可能的显示出解剖关系。因此尽可能的配合好医生的摆位是有利于病情诊断的。有些患者会问,为什么医生除了让我们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外总让我们脱衣服。金属异物比较好理解,容易造成金属伪影并形成遮挡。对于衣物的情况就需要综合判断了,比如有些衣物的褶皱会形成很高的密度差,有些衣物的印刷品材料密度比较大,这些都会对图像质量造成影像甚至造成漏误诊。所以就医前去除饰品选择纯棉衣物会节省很多检查时间。对于没有提前作准的患者,很多医院也都准备了一次性衣服,人性化的解决了这些问题。CT成像的本质依然是以X线的衰减系数为基础,运用扫描并采集投影的物理技术,采用一定算法,经计算机运算处理,求解出人体组织的衰减值在解剖层面上的二维矩阵,在转换为图像上的灰阶分布,从而实现建立断层解剖图像。
总有患者来做CT时会说,早知道拍片子不清楚,不如直接做CT了,又省钱又省时间。事实上这是个误区。X线起的作用更多是筛查和普查,寻找明确的阳性病例,或者疑似病例,需要进一步诊断时再由其它检查出场。CT的数据量比X线片成几何倍数增长,有了这些数据,便可以进行相关的后处理。比如对病变进行360°的观察,或者把身体内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单独区分出来分析。这些重建处理对病情的定性、定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医师依靠这些数据可以更精确的制定诊疗方案。正因如此,CT的检查报告时间要比X线的长很多,这也是客观情况所造成的,毕竟观察几张图像和观察几百乃至上千张图像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不一样的。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也经常被叫做核磁检查。其实它跟X线、CT的核辐射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个核是指的原子核。
1.一个稳定的静磁场(磁体)。就是病人需要钻进去的那个大圆筒,灯光有些昏暗躺在里面会有些压抑。有些患者因幽闭恐惧症而不得不放弃这项检查。2.施加梯度磁场和射频用于空间编码和频率编码。患者会被戴个大耳麦就是因为射频脉冲发出的声音,一会儿“哒哒哒“,一会儿”咚咚咚“,一会儿”动次打次“。挺有规律却不怎么悦耳。3.各种线圈接受信号。线圈特别像日本剑道的铠甲,需要做什么位置的检查就把它扣到哪里。
4.其它的还包括计算机系统,信号采集传输,图像重建后处理等等。MRI检查不仅繁琐、感受不佳、而且检查时间比较长,甚至检查费用相对较贵。但是,它没有放射线损害,迄今也没有MRI对人体损伤的报道。并且MRI的信息量比CT还要大,对于软组织病变以及肿瘤评估都是CT不能比拟的。所以一般神经系统、腹部实质性器官、乳腺以及全身各关节MRI更有优势。在很多情况下,一个疾病需要同时需要应用这三种检查。比如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CT能够清晰显示盆腔淋巴结侵犯情况,而MRI对于周围器官与肌层的侵犯则能清晰显示。当它们联合运用是可以大大提高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准确性,为医生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从而直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而腹部X线片是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肠梗阻的普遍检查方法。这些检查的成像原理决定了它们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没有哪一种检查可以单独诊断所有的疾病,事实上它们之间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只有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发挥各项检查的不同优势,才能够使患者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 欧阳光 CT和MRI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当代医学2013年19卷第18期.
2. 齐伟光.柯卫军 数字X线成像设备原理及应用 162【C】8-827(2007)04-12-01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