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7
作者:医微客调研团队
▶双抗有望革新现有治疗手段。自2000年以来,以小分子靶向药和抗体为代表的精准疗法的研发取得巨大进步,逐步取代化疗成为肿瘤主要的治疗方式。双抗作为可以靶向两个靶点的下一代抗体药物,在疗效、安全性、成本和成药性等方面相比单抗及其联合疗法具有较显著优势,在一些单抗或细胞疗法难治/复发性患者中展现出疗效,因此双抗有望填补现有适应症空白甚至取代部分现有疗法,市场潜力巨大。
▶双抗在构建时面临链错配等工艺问题,研发壁垒较高。由于双抗是人工构建的功能性抗体,虽然相比单抗有更多优势,但其设计和生产相比天然抗体存在更多难点。双抗主要通过将2个不同的H链和2个不同的L链组合而成,这种随机组合方式可以产生16种不同的组合,而其中仅有12.5%的产品具有所需的双重特异性,很难从中分离出目标组,这一问题被称为“链错配问题”,因此双抗研发具有较高技术壁垒。
▶具备自主技术平台的企业能够持续拓展管线。用于解决链错配问题的双抗技术平台都由欧美生物科技公司专利保护,国内企业自主开发壁垒较高。但伴随研发能力提升,我国目前已有少数企业开发出自己的专利技术平台,包括康宁杰瑞等。这类企业能够利用平台对各种靶点进行组合,从而持续迭代出新的产品扩充管线,具备持续造血能力。
▶研发进度靠前的企业具有一定先发优势。由于双抗的靶点选择、组合方式以及适应症较多,目前研发布局仍然较为分散,尚未形成明显的竞争格局。建议关注靠前研发梯队中具备较方便给药周期、较高安全性、较好疗效的产品及相关企业,例如康宁杰瑞、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等。
节选自:平安证券《紧抓“未满足临床需求”与“美好生活需求”》
百度浏览 来源 :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