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成立于1964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最具权威的临床肿瘤学会议。2018年ASCO年会即将于6月1日至5日在芝加哥举办。今年的主题为“Delivering Discoveries: Expanding the Reach of Precision Medicine”。在本次ASCO年会上将迎来多项肿瘤领域的重磅研究,肿瘤资讯带您先睹为快。
背景
检测与恶性胸膜间皮瘤(MM) 遗传易感性相关的DNA损伤修复基因可以为MM患者寻找合适的治疗选择,并评估近亲的发表风险。
方法
这是一项前瞻性的研究,连续入组239例偶发的MM患者 (NCT01950572) ,无论发表部位,癌症家族史,诊断年龄,种族或石棉暴露史。对所有239例患者进行胚系DNA测序,检测73个DNA损伤修复基因。对12例携带胚系BAP1突变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全外显子测序。
结果
239例患者中,29例患者的DNA损伤修复基因 (12%)携带致病性的胚系突变: BAP1 (N = 17), CHEK2 (N = 5), PALB2 (N = 2),和BRCA2, MLH1, POT1, TP53, and MRE11A,各1例。突变患者中女性比例更高(P = 0.02),且更多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肿瘤(P = 0.009)。携带胚系突变患者的1级亲属,MM (P < 0.0001), 黑色素瘤(P = 0.003)或乳腺癌(P = 0.022)的发病率更高。胸膜MM中,携带胚系突变患者相比于无突变患者,OS更长(mOS 7.9 vs 2.1 years, P = 0.003)。有无突变患者的石棉暴露史无差异(P = 0.64)。12例携带胚系BAP1突变的患者均携带二次体细胞突变,a导致BAP1蛋白功能丧失。5例患者携带体细胞终止突变,2例患者携带体细胞错义突变,4例患者体细胞BAP1区完全缺失,1例患者BAP1野生型等位基因 缺失(LOH)。
结论
在未选择的MM患者中,7%的患者BAP1基因携带致病性突变,5%的患者其他DNA修复基因携带致病性突变,这一现象既往尚未被报道过。后续需要分析更大样本量的患者,评估上述任意基因的变异是否会增加MM的发病风险。突变携带者及其1级亲属有出现MM,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的机率更大。建议对MM患者进行DNA修复基因胚系突变检测,这对患者本身及其亲属均有一样。最后,我们认为无论是胚系还是体细胞BAP1基因缺失的肿瘤应该对PARP抑制剂敏感。临床试验编号: NCT01950572
http://abstracts.asco.org/214/CatView_214_S.html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