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在率先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成像以对比处于危险中的不同受试者斑块易损性的一项研究中(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杂志》2010年2月1日刊),Takashi Kubo博士(Wakayama医科大学,日本)及同事称,他们可以识别AMI患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斑块的重要差异。研究者还发现,在AMI患者中满足薄帽纤维化粥样斑块(TCFA)定义的斑块以及通常纤维帽更薄的斑块较在稳定性心绞痛受试者中更为常见,且不仅对梗死相关病变,对非梗死病变亦如此。
该结果支持AMI实际上是“多病灶过程”的理论,并且有可能那些已经患过AMI的患者可能仍有与其梗死不相关、但可能也处于危险中的病变。
作者选择26例罹患AMI而幸存的将接受PCI的患者以及16例经血管造影识别患有稳定性心绞痛和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对梗死相关病变或拟行血运重建的病变,以及非梗死相关或非靶病变均进行OCT成像检查。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7%相比,OCT在77%的AMI患者中识别出斑块破裂;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0%相比,OCT在100%的AMI患者中识别出冠状动脉内血栓。在AMI患者中纤维帽厚度显著较薄(57mm vs.180 mm;P<0.001),然而由OCT识别的TCFA的总比例较大(85% vs. 13%;P<0.001)。 当研究人员只观察非梗死相关或非靶病变时,在AMI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斑块破裂和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发生率相似;然而,在AMI患者中纤维帽明显较薄,且TCFA更常见。 Kubo等总结道,他们的发现支持将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个“有全身表现的进展性炎症性疾病”的观念。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