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医学科普

肠道里长息肉,上厕所时会有4个提示,别等肠癌了才反应过来

医学科普

2024-02-12      

939 0

半个月前,56岁的何女士经常出现腹痛、腹泻症状,她以为是进食不卫生导致的,所以没太在意,想着改善饮食习惯后,症状会有所好转。

但是,这两天何女士突然出现排血便及发热症状,这一刻她才觉得事情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害怕自己患上较为严重的疾病,为寻求进一步诊治,故前往医院就诊。

就诊时,医生为其查体发现查体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但存在肠鸣音,结合何女士的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肠息肉,收入院治疗,并进行下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入院后,何女士配合进行血常规、心电图等术前检查,明确无手术禁忌证,于是进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升结肠与横结肠分别见0.3×0.3cm左右的扁平息肉,总共3枚,考虑到息肉较小,可以直接在肠镜下将息肉切除。

医生在与何女士沟通取得同意后,进行内镜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将息肉彻底清除,并进行电凝止血治疗。

手术比较成功,术后予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药物静脉滴注,预防感染。

住院5天后,何女士恢复良好,病情稳定,可以出院回家休养,医生嘱咐其3个月后到医院复查,之后注意定期每年复查一次结肠镜预防肠息肉复发。

医生提醒:肠息肉多是由慢性炎症、遗传因素所致,不良的生活习惯、年龄增长也可诱发肠息肉。

一般肠息肉比较小时,可以直接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即完全清除,如若不及时治疗,导致肠息肉持续增大,或者发生恶变,则需要进行开放性手术治疗,甚至放化疗,因此建议一旦患者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部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属于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小肠结构,以及盲肠、结肠、直肠的大肠结构。

肠道不仅掌管营养物质的吸收,还肩负着阻挡细菌和废物进入人体的职责,拥有丰富的神经细胞,能够自主判断,向身体发号施令,同时它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暴饮暴食、精神紧张等都会使肠道产生“情绪化”反应,进而影响消化系统,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随着体检时肠镜检查的普及,“肠息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体检报告中,据相关研究,超过90%的肠癌是由肠道息肉恶变引起的。

从息肉到癌症,整个过程很漫长,至少需要长达5~10年的时间,如若能在此时及时排查,就能够大大降低癌变风险。



肠息肉一般长在肠子哪个部位?

所谓肠道息肉,一般泛指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直肠部位的息肉,是肠道粘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

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

肠息肉一般好发于结肠和直肠的部位,小肠的部位比较少见。

而结肠息肉发生的部位,通常可以在全结肠,如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但大部分的结肠息肉,会发生在左半结肠

为什么会这样?多与这3个因素有关:

1. 位置:人体的大便在左半结肠基本上水分已经被吸收完毕,左半结肠的大便成型度、硬度,相对比较高。

2. 时间:大便在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停留时间相对比较长,导致左半结肠更容易出现结肠息肉或结肠癌。

3. 药物刺激:有便秘的患者,排便周期比较长,若经常服用中成药等通便的药物,同样也可能刺激肠道,更容易产生结肠息肉。

因此,医生在做肠镜的时候,会更关注患者的左半结肠这个发病率比较高的区域。

部分特殊情况,如林奇综合征的患者,发生结肠息肉、结肠腺瘤,通常也会出现在不经常出现的部位,如结肠脾区或右半结肠、盲肠区域。




肠道有息肉,身体可能会有4种症状

肠息肉的症状和肠息肉的大小及数量密切相关,当肠息肉很少或者较小的时候,如只有几毫米大小的息肉,这种情况下患者一般不会有特殊症状,因为息肉局部血运不是特别丰富时,大便在移动过程中对息肉本身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但是,如果当息肉比较多、较大,或息肉本身受外界的刺激以后引起出血时,可能会有一些症状:

1. 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这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产生黏液便、血便、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排便不尽感等,这些不规律排便情况可能是息肉信号,如果长期出现类似变化,就需引起重视。

2. 便血:便血也是肠道息肉的一个典型表现,当肠道息肉在肠道经过大便摩擦可产生出血,肉眼可见暗红色血性液体,也可以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大便隐血阳性。

3. 腹痛:当肠蠕动突然加快,血液或肠炎性东西在肠内通过以后都可以使肠蠕动加快,可能会出现痉挛性腹痛,腹痛感有一阵非常强烈,可能过一阵就会缓解

4. 息肉脱出:位于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可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鲜红色,圆形或樱桃状,便后可自行回复;而无蒂息肉需经肛指和肛门镜检查才能发现。



什么样的息肉容易癌变?

息肉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前者又称为腺瘤,与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是癌前期病变,非肿瘤性息肉则与癌的发生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

腺瘤性息肉是大肠上的皮异型增生,这种增生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会让细胞死亡、紊乱,时间长了就可能会发生癌变。

腺瘤性息肉又分为管状腺瘤样息肉、绒毛状腺瘤样息肉和管状绒毛状腺瘤样息肉,其中以绒毛状腺瘤样息肉的癌变发生率最高,可高达50%管状腺瘤样息肉的癌变率约在25%左右管状绒毛状腺瘤样息肉癌变率大约在30%左右

除以上腺瘤之外,如果患有家族性多发性腺瘤型息肉病10年或以上,并且不做任何干预治疗的话,那么癌变率可以达到100%。

所以,如果有家族性肠道息肉病史,一定要提高注意,即便没有症状也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肠镜检查




不想息肉恶变成肠癌,3种食物要少吃

1. 高脂肪食物:高脂饮食可产生大量胆酸,进入肠道后胆汁酸代谢产物是一个致息肉甚至致癌的因素,所以尽量避免高脂肪食物,如肉类、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应多吃多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

2. 加工肉类:如香肠、培根、热狗等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些物质可以和细菌产生反应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在肠道内可转化为致癌物质。

3. 高糖分食物:高糖食物,尤其是加工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浆,也可能与肠道息肉的形成有关,如果糖分摄入过多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增加肠道负担,进而增加肠道炎症和息肉的风险。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有来医生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90后却查出一身老年病!年轻人..
  • 怀疑有糖尿病肾病如何诊断?主任..
  • 《儿童青少年近视中西医结合诊疗..
  • CT诊断肺结核宝典:这是我见过的..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