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一项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研究结果提示,在现有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中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对阻力血管有益。研究者在《Hypertension》杂志上报告说,在已经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钙通道阻滞剂(CCB)的患者中,这些结果也成立。然而,在接受β受体阻滞剂(BBs)治疗的患者中没有发现这样的结果。这些结果提示ARBs对动脉重构有特殊的作用。
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大学高血压多学科研究组的Carmine Savoia及其同事调查了加用药物治疗对28例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所有受试者接受口服降糖药和抗高血压药物(不包括ARBs或BBs)治疗,以双盲的方式被随机分配接受缬沙坦(80~160 mg/d)或阿替洛尔(50~100 mg/d)治疗1年。
研究结束时,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糖得到了同样的良好控制。然而,来自臀皮下组织的阻力血管分析显示两组对动脉参数的影响不同。缬沙坦组的基质管腔之比明显降低(从9.8降低至7.9,P<0.05),然而阿替洛尔组无改变。另外,阿替洛尔组的动脉壁僵硬度增加,而缬沙坦组无改变。 作者评论说:“缬沙坦治疗的患者出现离心性重构,而阿替洛尔治疗的患者出现向心性重构。两组的基质管腔之比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或高血压无关。”然而,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不受治疗的影响。Savoia及其合作者总结说:“ARBs治疗对皮下阻力血管的血管保护作用可能反映出它对冠状动脉、肾动脉和脑血管重构的改善,这可能使得患者的临床预后改善。”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