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
Fundamental Research 2022年第2卷第4期封面
双极磁性半导体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自旋电子学,第一性原理,铁磁,反铁磁,双极磁性半导体
自旋电子学利用电子自旋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处理,相比传统微电子学具有运算速度更快、集成度更高、能耗更低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高速信息技术的有力竞选者。尽管如此, 自旋电子器件要大规模应用,全面超越甚至取代微电子学器件,仍面临以下关键问题:1.有效产生和注入自旋;2.室温自旋输运;3.高效自旋调控。因此,寻找和设计具有高自旋极化的材料,并且发展有效控制载流子自旋极化方向的方法,是自旋电子学应用的关键。传统上,材料的自旋极化方向是由磁场控制的,而与电场相比,磁场难以局部施加,并且会对相邻器件部件产生干扰。此外,磁滞现象会减缓自旋翻转的速度。因此,使用电场控制自旋极化方向是自旋电子学热切追求的一个目标。
在这方面,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金龙教授及其合作者李星星副教授等提出的双极磁半导体(BMS)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BMS不仅可以产生100%自旋极化的电流,而且自旋极化的方向很容易通过外部栅极电压来调节。迄今为止,已经有不少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出的BMS,但它们大多是由非磁材料进行化学或物理修饰引入的,对实验实现来说仍然存在较大困难。同时,目前在理论上还缺乏一个通用的BMS材料设计方案。
为此,近日李星星副教授等人在 Fundamental Research 期刊上发表了关于双极磁性半导体(BMS)的综述,介绍了BMS材料的潜在应用并且回顾了现有的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设计的BMS材料,包括本征BMS材料和外部条件诱导的BMS材料 (图1)。本征BMS材料可进一步细分为无机金属化合物、金属有机框架和不含过渡金属的体系,诱导BMS材料基于产生BMS性质的方法进行分类介绍,包括缺陷工程、应变工程、取代掺杂、电场、表面吸附、边缘修饰和vdW工程。最后本文总结了目前BMS材料在实际应用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图1. 现有BMS材料的分类:本征BMS材料和外部条件诱导的BMS材料。
以上内容节选自期刊Fundamental Research 2022年第4期发表的文章“J. Li, X. Li, J. Yang., A review of bipolar magnetic semiconductors from theoretical aspects, Fundamental Research 2(4)(2022) 511-521”。
请识别二维码下载PDF原文
主要作者简介
杨金龙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 和物理化学学报副主编,Theoretical Chemistry Accounts、中国科学和化学物理学报编委。入选美国物理学会(APS)和中国化学会(CCS)的Fellow。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第一性原理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团簇、纳米结构、固体材料、表面和界面方面的应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500余篇,论文被引用20 000余次。
李星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自旋电子学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设计、单分子电子信息器件模拟和能源转化催化机理研究。
李俊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自旋电子学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设计。
百度浏览 来源 : Fundamental Research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